加強現場管理。除了在客運站源頭管理上實行“三關一監督”,“三不進站、五不出站”,對臥鋪車、超長客運班線GPS平臺監管等常規管理外,在市內短途農村班線上,各客運公司和班線車主在重點交通路口、人口密集村組分段設置安全警示點,客車每行駛一段時間,安全警示點就有安全員上來清點人數,看客車是否超員,駕駛員是否疲勞。近五年,松滋市內短途客運未出現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
實施駐站管理。在城區二級中心客運站和劉家場山區三級客運站,松滋運管所把市場監管陣地前移,讓客運車輛的源頭始終處在監管之中,安全線既是企業的利益線,也是人民群眾的生命線,更是運管機構的責任線。
打、引并舉。對于非法營運等行為,松滋運管所一直堅持打擊和引導并舉。劉家場至宜都的松木坪全線14公里。三年前,一直是非法營運的箱式貨車、微型雙排座非法載客,多的時候達到150輛,大多經營者是松宜礦務局的內部子弟和下崗職工,徹底打擊取締難度很大。針對這一特殊情況,所里直接和宜都運管所取得聯系,同時報請市政府同意改造這條農村客運班線,由楚龍公司購買6輛19座的客車股份制經營。市政府發布了取締非法營運的道路客運整頓通知書,及時召開了非法營運車主的代表大會,愿意繼續經營的可以報名入股經營,不愿意的退出市場。面對非法運輸群體的特殊性,楚龍公司愿意拿出一定的資金對于退出市場的車主給予補償。現在6輛萬山客車公交化經營,票價從原先的8元下降到5元,城區內上車1元,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的安全便捷出行,車輛自營運來單車年收益都在10萬元以上。過去,“兔子”就是客運市場的“黃牛黨”,嚴重擾亂了運輸市場的秩序,運管所讓這些人去辦農村五級客運站,利用自己的資源網絡規范、誠信經營。湘鄂兩省交界的楊林市客運站就是典范,利用國家農村五級客運站項目補助資金,自己投入160萬元建站,每年營運收入達10萬元以上。給老百姓送票到家,服務上門,不能當天乘車的安排食宿,客運站成了老百姓出行的貼心人,“兔子”成了合法的客運站長后守法經營,成了運輸行業的致富能人。
責任編輯: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