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网/欧美在线资源/a级片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国产不卡 - 成人日韩在线视频

歡迎回來!登錄免費注冊

構建車輛技術管理新格局

2016-03-16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T|T
  加速車輛技術管理創新。《規定》借鑒發達國家商用車管理先進經驗,結合我國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實際,從科學發展的角度和頂層設計的高度,革新了車輛技術管理的原則和方針,明確提出了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堅持“分類管理、預防為主、安全高效、節能環保”的原則,以此確定了道路運輸經營者車輛技術管理執行“擇優選配、正確使用、周期維護、視情修理、定期檢測、適時更新”的方針,并在此基礎上,創新了車輛技術管理相關制度措施。
  創新了道路運輸車輛維護制度。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道路運輸車輛維護周期基本是由省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統一確定,經營者的自主管理權力受到限制。本次修訂,根據中央依法行政、簡政放權、優化服務的精神,對車輛維護制度實行重大調整,成為一大亮點。將過去的車輛維護周期由省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統一硬性規定,改為由經營者依據國家有關汽車維護標準、車輛維修手冊、使用說明書等技術文件,結合車輛類別、車輛運行狀況、行駛里程、道路條件、使用年限等因素,自行確定車輛維護周期,自覺組織實施維護,最大限度地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市場活力,將車輛技術狀況保持的責任落到實處。
  創新了車輛技術管理監管方式。隨著汽車檢測技術的普及和國家標準對二類汽車整車維修企業開業條件的調整,今后,對二級維護竣工車輛,不再強制要求到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機構上線檢測,而由具備維護竣工檢驗條件的經營者自行檢驗,并對檢驗合格者簽發竣工出廠合格證;道路運輸經營者不具備車輛二級維護作業能力的,可以委托二類以上機動車維修經營者進行車輛二級維護作業,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完成二級維護作業后,應當向委托方出具車輛二級維護出廠合格證。組織實施車輛維護的道路運輸經營者或汽車維修經營者須做好相應維護的記錄,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也不再要求道路運輸經營者對二級維護車輛進行備案和簽章,以減少車輛送檢、辦理備案簽章手續的時間成本。
  創新了車輛分類管理模式。“兩客一危”車輛已經成為道路運輸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規定》改變了原有的車輛分類原則,將“兩客一危”車輛列為管理重點。一方面加嚴了車輛綜合性能檢驗周期和頻次。同時,明確了委托檢測的原則。客車、危貨運輸車的綜合性能檢測應當委托車籍所在地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機構進行;駐地運輸的普通貨車則允許在經營地檢測,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駐地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機構出具的車輛技術等級評定結論證明予以采信,作為配發道路運輸證和年度審驗的依據。另一方面,重新界定了危貨車輛承修條件。運輸劇毒化學品、爆炸品的專用車輛及罐式專用車輛(含罐式掛車),應當到具備道路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維修資質的企業進行維修;上述專用車輛的牽引車和其他運輸危險貨物的車輛由道路運輸經營者消除危險貨物的危害后,可以到具備普通車輛維修資質的企業進行維修。
  >
  實施要求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性強、影響面廣、社會關注度高。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廣大經營者要站在發展“四個交通”,保障道路運輸安全,推進先進裝備應用、節能減排的高度,充分認識和深入理解界定行業監管部門與經營者雙方的權力、責任與義務的重要性,準確把握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政策措施調整要點和創新亮點,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作用,確保《規定》的各項規定和要求落到實處。
  精心組織,搞好宣貫。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切實可行的宣貫方案,制定宣貫培訓計劃;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和網絡、行業信息平臺,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貫活動,為《規定》的貫徹實施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突出重點。各地應統籌安排,突出重點人員和重點內容,分類組織宣貫,確保相關人員準確理解、全面掌握《規定》的主要內容。對于道路運輸經營者、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和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機構的主要負責人,要把《規定》對車輛技術管理的各項要求作為學習宣傳的重點內容,增強貫徹執行《規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對于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特別是相關的執法人員,要突出《規定》中有關監管部門的職責、監督檢查,以及違章處罰等內容,提高執法人員依法行政意識和執法水平。分層培訓。部與各地分別組織專題培訓。部將開展集中培訓活動,重點對各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及部分運輸企業、機動車維修企業和綜合性能檢測機構負責人及業務骨干進行宣貫培訓,為各地的擴充培訓提供師資儲備。各地要積極組織相關人員參加集中培訓,并在此基礎上,做好本地區宣貫培訓接續與拓展工作,使得相關人員熟知《規定》的內容和要求,全面、正確理解《規定》的精神和內涵,確保《規定》順利實施。
  落實《規定》,做好銜接。認真做好新老維護制度的銜接。2016年3月1日起,道路經營者應依據車輛維護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車輛維修手冊、使用說明書等技術文件,結合車輛類別、車輛運行狀況、行駛里程、道路條件、使用年限等因素,自行確定車輛維護周期,自覺組織實施,并做好相應維護的記錄。2016年3月1日起,承擔道路運輸車輛二級維護的經營者(包括道路運輸經營者和機動車維修經營者)要嚴格按照《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范》(GB/T 18344)等國家和行業標準的規定維護車輛。不具備車輛二級維護竣工質量檢驗能力的經營者要按照《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家標準<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GB/T 16739-2014)的通知》(交辦運〔2014〕227號)的要求,在2016年12月31日前的過渡期內可以繼續委托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機構或一類汽車整車維修企業實施二級維護竣工質量檢驗。2017年1月1日起,仍不具備車輛二級維護竣工質量檢驗能力的經營者,不得從事道路運輸車輛二級維護作業。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要積極引導道路運輸經營者落實車輛維護制度,2016年3月1日起,不再要求道路運輸經營者對車輛二級維護的執行情況進行備案。
  做好車輛綜合性能檢測和技術等級評定周期的調整。2016年3月1日起,客車、危貨運輸車自首次經國家機動車輛注冊登記主管部門登記注冊不滿60個月的,每12個月進行1次檢測和評定;超過60個月的,每6個月進行1次檢測和評定。其它運輸車輛自首次經國家機動車輛注冊登記主管部門登記注冊的,每12個月進行1次檢測和評定。掛車應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進行定期安全技術檢驗,確保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運行條件及相關技術標準。考慮到掛車不具備動力性和經濟性,因此不要求對掛車進行技術等級評定,掛車的道路運輸證配發和年度審驗,以車輛安全技術檢驗結果為準。
第 2/2 頁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畢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