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网/欧美在线资源/a级片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国产不卡 - 成人日韩在线视频

歡迎回來!登錄免費注冊
首頁 > 電子雜志 > 法治 > 正文

《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大綱》新修訂的主要內容

2016-10-10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T|T
  為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5〕88號)要求,根據工作安排,部運輸服務司組織開展了《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修訂工作。《大綱》修訂工作自2015年初啟動,由人民交通出版社牽頭,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和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參與。經過充分調研、廣泛征求意見,起草完成了《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大綱》。
  >
  修訂《大綱》的必要性
  《大綱》作為規范教學行為、保障教學質量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在駕駛培訓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大綱》于2012年12月頒布,對加強機動車駕駛培訓與考試管理工作,確保培訓質量,提高駕駛人整體素質,提高考試質量和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隨著駕培業的快速發展,社會公眾對駕培業的期望值和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結合《大綱》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全面修訂《大綱》勢在必行。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國辦發〔2015〕88號文件精神。國辦發〔2015〕88號文件要求機動車駕駛培訓要嚴格培訓質量,強化新駕駛員安全意識養成,并提出駕駛培訓機構應嚴格按照培訓大綱規定的學時和內容進行培訓,確保培訓質量。通過《大綱》規范駕培機構教學行為,強化學員安全意識的養成,使學員能夠系統學習和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和駕駛知識,對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是新形勢對《大綱》提出了新要求。現行《大綱》從素質教育入手,強調安全意識的養成。但部分駕培機構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反限于應試教育,對《大綱》認識、落實不到位,學員學時和培訓質量得不到保障。駕駛培訓更多的是圍繞考試這個指揮棒轉,導致在考試體制下,無法實施素質教育。學員自身也大都不重視安全意識的培養,出現只背題庫應付考試的現象,通過這類培訓和考核出的只是合法駕駛員,達不到合格駕駛員的標準。這些現象,造成了社會普遍對《大綱》的學時和內容設置產生質疑。
  三是差異化培訓對《大綱》提出新期望。《大綱》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存在對不同車型的學時規定缺乏靈活性的問題,學員因職業、年齡、學歷等不同,接受能力和反應速度差異較大,學時要求與實際需要有所差異。需要通過科學研究,確定能保證安全駕駛的最低學時。在保證基本學時的前提下,駕培機構可根據需求制定不同的套餐模式供學員進行選擇,既保證培訓質量,又保證學員的選擇自主權,也有利于推行計時培訓計時收費、先培訓后付費的服務模式。
  >
  主要的修改內容
  《大綱》此次修訂,是對原《大綱》的進一步優化,更加突出培養安全文明合格駕駛人的理念。修改主要從以下五個角度入手:結構調整、學時調整、內容調整、教學日志調整以及相關要求調整等。
  關于結構調整。取消培訓階段的概念,將原來的“階段”修改為“部分”,淡化培訓先后順序的要求。理由:一是順應科目二、科目三可以一并約考的要求;二是更好地符合駕駛技能形成規律,引導駕校按照教學規律進行教學,將基礎駕駛、項目駕駛和道路駕駛交叉進行訓練;三是進一步引導駕培機構優化教學計劃和組織方式,將理論教學與實操駕駛教學相結合。
  關于學時調整。取消具體項目學時規定。取消對每項教學內容的具體學時的限定,只對每一部分(科目)的總學時進行要求。理由:便于駕培機構和教練員根據學員個體情況進行教學安排,均衡各訓練項目之間學時安排,解決差異化培訓的現實需求問題。
  調整學時要求。調整學時主要考慮:一是部分培訓內容進行了壓縮調整;二是考慮部分考試要求和標準的調整;三是部分內容的學時要求與實際培訓存在差距。
  適當調整基礎駕駛特別是場地項目駕駛學時。理由:一是場地駕駛個性化差異較大,調整最低學時標準,以滿足最基本的教學要求;二是考試標準對場地項目駕駛的評分標準進行了調整。
  適當調整模擬器學時。理由:一是處于成本等因素考慮,部分駕培機構模擬器教學組織不到位,達不到訓練要求;二是很多學員反應模擬器操作與實車操作感受存在差距,訓練效果不佳。
  適當調整理論教學學時。理由:一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理論教學的很多內容可以通過網絡自學完成;二是實際教學中,理論知識融入到了實操教學中更好;三是學車群體的存量大部分已消化,下一階段的學車群體主要是中青年,接受能力和自學能力普遍增強。
  關于內容調整。優化合并要求。結合原《大綱》教學目標和考試目標,優化培訓教學目標。結合原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元素,新《大綱》表格內容分為課目、內容、目標、適用車型四個欄目。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部分(原第一階段)。降低對機動車登記、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的學習要求;將機動車基本知識和法律法規的教學要求順序互換,能更好與后面教學相銜接;結合原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對部分文字進行了修改。
  基礎和項目駕駛部分(原第二階段)。將“場內駕駛”名稱調整為“基礎和項目駕駛”;將“行駛位置和路線”內容之前的全部內容劃分到基礎操作部分;增加C5準駕車型新的裝置內容;“2.場地駕駛”名稱調整為“2.項目駕駛”;結合原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對部分文字進行了修改。
  道路駕駛部分(原第三階段實際操作)。將原第三階段實際操作中“1.起步”、“2.直線行駛”、“3.換擋”三部分內容合并到基礎駕駛部分。將原“16.模擬駕駛”拆分成三個教學項目,其中,“駕駛行為綜合分析與判斷”調整合并到安全文明駕駛常識部分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結合原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對部分文字進行了修改。
  安全文明駕駛常識部分(原第三階段理論知識)。結合原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對部分文字進行了修改。
  >
  關于教學日志
  明確最低學時。體現最低學時和增加學時的區別,讓學員清楚哪些是必學內容,最低要求是什么,在教學日志中體現增加學時的空間。
  優化考核記錄。進一步優化考核在教學日志的記錄形式。
  增加電子教學日志樣式。結合計時管理系統的推廣使用,設計使用電子教學日志樣式。
  >
  關于相關要求
  進一步完善大綱前面的基本要求,明確制定依據、學時安排及相關要求。理由:一是大綱的相關內容和要求更加明確;二是管理部門和駕培機構可以更好地理解大綱,便于大綱執行。
  提出計程最低要求。理由:提出計程要求有利于提高對實際道路駕駛訓練的要求,但受交通狀況影響,地區差異較大。一是各地交管部門劃定的實際道路訓練路線資源不均衡;二是受交通狀況影響和教學講評等的需求,一般訓練平均時速都比較低。
  (作者: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畢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