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2017年二季度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分析工作會暨2017年“道路運輸平安年”活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總結一季度道路安全生產工作,并對今年各項安全工作做出部署。
今年一季度,全國共發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道路運輸事故38起,造成156人死亡,同比分別上升22.6%和11.4%。其中,發生1起一次死亡10人的重大道路運輸事故。據初步調查分析,這些事故都暴露出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駕駛員應急處置能力不強、車輛安全技術狀況失管失控等問題,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應當認真反思。
二季度是旅游出行、工業生產的旺季,特別是期間還有“五一”小長假,保障旅客安全出行、保障社會經濟正常運行是道路運輸各項工作的重點。各地各部門要結合二季度道路運輸特點,加強對當前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形勢的研判,認真查找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采取強有力的應對措施,強化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管理部門監管責任的落實,全力做好各項事故預防工作,有效防范各類道路運輸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切實做好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管控工作
加強安全風險管控。部將于近期制定出臺《公路水路行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暫行辦法》,各地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要按照規定,規范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生產風險辨識、評估與管控工作,強化道路運輸領域的安全生產風險管理;要加強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安全生產風險聯防聯控,充分利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強化預測預警預控和過程監管。
加強隱患排查治理。要按照《公路水路行業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治理暫行辦法》,明確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分類分級標準和整改措施,監督檢查道路運輸企業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并嚴格落實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制度,對重大隱患督辦整改不力的實行約談告誡、公開曝光,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嚴肅問責;要強化隱患排查治理監督執法,建立與企業隱患排查治理系統聯網的信息平臺,繼續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攻堅行動。
加強重點領域治理。要加強地鐵、軌道交通、綜合客運樞紐等人員密集區域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強化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源頭監管,穩步提高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監管和服務能力;積極推廣農村客運適用車型的應用,提升農村客運安全運營水平;提高長途客運車輛、旅游客車、危險貨物運輸車輛安全性能,實施道路運輸車輛安全準入制度;強化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推進道路旅客運輸實名制工作。
◇切實抓好營運客車的安全管理
4月1日起,《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標準已經正式實施。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要嚴格按照《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的通知》要求,切實抓好標準的落地實施工作,把好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準入關。
高度重視標準的發布實施,深刻認識JT/T 1094標準實施的重要意義。綜合運輸形勢新常態下,靠數量和規模發展已成為過去,必須轉型到以高技術、高質量、主動安全為核心的高品質道路客運發展軌道。提升客運安全、保障人民群眾安全出行,不僅是行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更是道路客運行業應對高鐵、民航高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實現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要從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道路客運行業安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嚴格規范地貫徹落實好標準,把JT/T 1094標準的組織實施作為履行經營性機動車營運安全管理職責的重要抓手,明確工作要求,提高業務能力,不斷增強標準實施的自覺性、嚴肅性和有效性。
深入組織開展宣貫培訓。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要在部統一宣貫的基礎上,結合地方實際,組織本地區基層管理部門、道路客運企業深入學習標準及實施通知的要求,確保相關人員正確理解標準內容和實施要求,切實做到統一標準、統一執行,安全問題不得搞變通。
嚴格執行標準,把好營運客車安全準入關。各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辦理道路運輸證時,要認真對比核查,未列入《營運客車安全達標過渡期車型表》或《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達標車型公告的客車,不得為其辦理道路運輸證。
加強宣傳引導,引導客運企業在新增或更新車輛時,選用符合《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的客車。
◇進一步加強旅游包車安全監管
二季度,旅游包車出行需求旺盛,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要積極會同公安、安監、旅游等部門結合春季旅游的特點,加強對包車客運市場監督管理。要聯合有關部門加大對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景點等旅游包車集中地點的監督、巡查力度。會同公安的相關部門加大對租賃車輛、社會車輛等不具備包車運營資質的車輛,違規開展包車運輸行為的查處力度,嚴格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要嚴格審查駕駛員的駕駛資格、從業資格,對不相符的要及時糾正,并對責任人進行處理。要督促企業及時查詢駕駛員的違法和事故信息,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教育、停班或辭退等處理。要督促企業對所屬車輛排查隱患,完善車輛日常安全檢查和維護制度,落實專人負責車輛安全工作。要督促企業加強駕駛員出車前的安全提示,防止疲勞駕駛,特別是遇有雨霧天氣,或在復雜路段、路況不熟的路段承擔包車任務時,提醒駕駛員謹慎駕駛,減速慢行。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