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云南省道路運輸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占事故總量的81.35%和79.24%,314起道路交通事故中183起與貨運車輛有關,占58.28%,11起較大道路運輸事故中7起與貨運車輛有關,占63.64%。集中體現了當前道路運輸安全生產與行業快速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暴露出行業安全生產工作中還存在著諸多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一些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依法履職不自覺、責任體系不健全,安全生產投入不足,對營運駕駛員和營運車輛管控能力差,存在著較大安全隱患。有的企業制度掛墻上、落實在嘴上,只看經濟利益,忽視安全基礎管理工作的落實,存在僥幸心理,這些都是造成事故多發頻發、重特大事故仍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
◇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是第一要務
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以下簡稱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確保生產安全,是法律法規明確的要求,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2012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國發〔2012〕30號),強調要加強運輸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要求道路運輸企業在享受運輸市場快速發展帶來經濟紅利的同時,必須積極承擔道路交通安全主體責任。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進道路運輸企業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對于平安運輸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建章立制。在現代化企業管理中,安全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工作是企業管理的靈魂,更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其核心是“以人為本”,最終目標是安全生產零事故,實現安全發展、和諧發展。道路運輸企業屬于高危行業之一,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規章制度,不斷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建設工作目標和職責,切實提高管理人員、駕駛員、押運員、裝卸人員的技能素質,實現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要參照交通行業標準,結合本企業的實際,對企業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認真清理一遍,該完善的完善,該修訂的修訂,為企業立下切實可行且嚴厲的“規矩”,讓“家規嚴于行規”,使企業各部門、各崗位能有章可循。
人員管理。企業要嚴格從業人員的聘用管理,根據所運危險貨物特性進行崗前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要強化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經常性地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及應急演練。要加強從業人員的動態管理,運輸作業前要及時掌握和了解駕駛員身體狀況,并及時監督從業人員經營行為。要嚴格從業人員安全獎懲制度,將安全生產和違法違規情況作為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據。企業要及時清除違法違章頻次高、安全意識薄弱的從業人員。
裝備使用。企業要定期檢測、維護和保養車輛設備,不得擅自改裝車輛,及時消除車輛安全隱患,始終確保營運車輛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嚴格執行衛星定位系統監控平臺24小時監控制度,加強維護、專人值守,及時發現、提醒和糾正駕駛員超速、疲勞駕駛和不按規定線路行駛等違法違規行為。限制雨雪霧等惡劣天氣和夜間的車輛行駛速度、連續駕駛時間。
風險排查。細節決定成敗,抓安全生產工作絕不能粗枝大葉、層層衰減,或者大而化之、馬馬虎虎、不抓細節,這都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大忌和天敵,所以運輸企業一定要以“繡花”的功夫,按照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工作的意見,建立完善風險管理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對營運駕駛員、營運車輛、道路及環境條件、運輸組織、運營監控等涉及安全生產工作的各個環節、各個崗位進行全面細致的隱患排查,積極開展風險源辨識、評估、監測,落實防控和應急處置措施。
隱患整改。發現不了問題,是工作作風和能力素質問題,而發現了問題和隱患不整改,那就是失職瀆職問題,由此導致事故發生,應該受到更加嚴厲的追責處理,這方面教訓很多。因此,企業一定要加強對本企業安全生產領域薄弱環節的管理和安全隱患的治理,著力解決突出問題、重大隱患,徹底整治和消除滋生安全隱患的重要根源,從源頭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道路運輸安全事故,切實筑牢遏止重特大責任事故的防線,夯實本質安全的根基。
依法經營。企業要切實提高遵法守法意識,并將責任措施層層傳遞到每一個崗位和每一個員工,讓每一個一線作業人員、從業人員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標準規范、作業規程,嚴格落實“三不進站、六不出站”、播放安全告知、駕駛人“五不兩確保”安全承諾、“84220”和長途客運凌晨2-5時禁行等各項規定,切實做到安全應知應會,實現“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轉變。
經費投入。企業安全管理中,經費投入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障,沒有了經費投入,一切的安全生產工作都成了一句空話。在《安全生產法》中也明確了企業應當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投入,專門用于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包括用于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安全生產新設備新工藝、隱患排查整治等方面。安全生產工作只有具備了“硬實力”,才能讓安全生產工作更好落實。
◇認真履行行業的監管責任
提高思想認識。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專門對地鐵、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馬凱副總理對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也提出了具體要求,這些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的關心和重視。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出臺的安全生產工作綱領性文件,是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引和基本遵循。各地、各單位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部署上來,切實增強政治自覺和責任自覺,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全面加強源頭防控和綜合治理。
強化制度建設。加快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立改廢工作,突出重點領域,健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標準規范。嚴格安全生產準入制度,強化事中、事后安全監管,依法查處各類非法違規行為,健全安全生產執法信息公開制度,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做到重拳治標、重典治本。
強化責任落實。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認真厘清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建立安全生產權責清單,制定履職規范,規范履責行為,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層級責任體系,認真落實各項監管責任。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安全生產必須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必須牢牢守住安全發展紅線”理念在全體干部職工心中扎根。
加強部門聯動,形成合力。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依法履行職責,落實監管責任,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為重點,全面加強人、車、路、環境的安全管理和監督執法,推進交通安全社會管理創新,進一步夯實各個部門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做到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形成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協調聯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格局,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促進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為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平安出行創造良好環境。
加快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堅持問題導向,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實現聯動融合、開放共治,打造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系。打破部門壁壘,充分整合公安、交通運輸、保險、安監、氣象、教育、通信等行業資源以及百度、高德等互聯網企業社會資源,建立數據融合共享體系,構建道路交通安全數據資源中心,加強數據采集、應用和分析,為道路交通安全監管提供基礎支撐資源,為云南省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