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運輸協會作為交通運輸行業唯一的5A級全國性行業協會,承擔著助推交通強國建設的歷史使命和運輸服務轉型升級的時代重任。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協會要按照部黨組統一部署和要求,以建設交通強國為主題,以推進運輸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任務目標,創新思路方法,務實干事創業,實現新的作為。
要在深化運輸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有新作為。重點聚焦三個方面:一是聚焦物流業降本增效。協會要鼓勵動員會員單位,通過組織試點、示范引領等手段,積極參與低危氣體豁免管理、冷鏈物流發展、無車承運人試點、車輛運輸車治理等方面工作,進一步提高組織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二是聚焦多式聯運發展。協會要鼓勵動員會員單位,積極投身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建設,加快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主體,不斷推進聯運組織模式創新,更好支撐現代供應鏈體系建設。三是聚焦綠色發展,特別是綠色出行。協會要組織會員單位,加快推廣高效、節能、環保的車輛裝備,加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鼓勵發展定制出行等客運服務模式,為提升綠色出行服務水平作出新的貢獻。
要在推進運輸服務新舊動能轉換上有新作為。當前,“互聯網 ”運輸服務蓬勃發展,各種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信息化已成為推進運輸服務創新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10月13日,國辦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首次將供應鏈的創新與應用上升為國家戰略。協會要以運輸服務信息化為抓手,著眼于現代供應鏈發展,加快推進行業新舊動能轉換。一是推進“互聯網 ”有序發展。鼓勵引導龍頭骨干運輸企業,加快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北斗衛星導航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建設跨行業、跨運輸方式、跨區域的綜合運輸服務信息平臺,促進人員、貨源、車源等信息的高效匹配,不斷提高運輸組織效率。積極鼓勵傳統運輸企業創新發展,大力支持巴士管家、首汽約車等運輸服務平臺發展,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內生動力。二是推進無車承運人持續發展。協會要積極參與無車承運人試點,加快研究建立無車承運人企業自律公約和服務團體標準,為無車承運人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推進網約車健康發展。協會要主動作為,密切跟蹤網約車新政落地情況,科學評估網約車新政實施效果,及時為部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更好推進網約車新政落地,促進行業新舊動能轉換。
要在推動道路運輸信用體系建設上有新作為。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目前部也正在推進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實施“信用交通省”創建工作,道路運輸行業信用信息系統建設也已全面啟動。協會要借勢發力,著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利用協會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及時披露運輸企業信用“紅黑名單”,推動建立道路運輸經營者和駕駛員違法失信聯合懲戒機制,讓道路運輸經營者和駕駛員因其違法失信行為,坐不了飛機,乘不了高鐵,住不了星級酒店,貸不了款,融不了資,讓他們寸步難行!二是依托交通運輸信用體系,逐步建立道路運輸行業自律機制,對違反自律規約的企業,實行警告、通報批評、公開譴責、取消會員資格、向有關部門通報等懲戒措施,形成協會與政府、市場、社會共同發力的行業自律格局。去年我在參加年會時,協會公布了多項自律公約。我希望自律公約要真正發揮自律作用,不能成為擺設,成為稻草人。三是根據道路運輸行業特點,有序開展道路運輸企業信用評價,科學設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努力打造一批信用等級高、服務質量優的運輸企業,為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提供權威依據。
要在提升道路運輸安全生產水平上有新作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我們必須看到,當前道路運輸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今年1-10月份,全國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道路運輸安全事故8起,死亡131人,分別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和增長56%,充分說明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的基層基礎工作依然薄弱,道路運輸安全管理依然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協會要迎難而上、主動作為,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積極引導會員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深入研究近期行業重特大事故特點和原因,總結分析事故發生機理和規律,及時組織開展企業安全生產專項培訓,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積極引導會員單位,深入開展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素質提升工程,持續開展百萬公里安全行車駕駛員勞動黨賽、汽車客運站務員技能競賽、愛崗敬業駕駛員和汽修工楷模評選等主題活動,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切實增強從業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和行業歸屬感,提升道路運輸行業的本質安全水平。三是組織動員會員單位,全力做好“道路運輸平安年”活動各項工作,繼續開展“安全帶—生命帶”公益宣傳活動,不斷提高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道路運輸安全的良好氛圍。
◇牢牢把握使命,推動協會自身建設上水平上臺階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政府監管、行業自律、企業主責是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基本要求。行業協會作為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協會牢牢把握使命,充分激發自身活力,不斷提升治理能力,著力構建政府、協會、企業共治善治的社會治理格局。
要準確把握行業協會的功能定位。協會要認真貫徹中辦、國辦印發的《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以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為契機,進一步理順行業協會與政府部門的關系。今后凡是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都要交給行業協會去管;凡是社會能自主解決的、市場機制能自行調節的、行業組織能自律解決的事情,一律交由行業協會去做。必須看到,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是大勢所趨,但脫鉤不等于脫管。協會要主動與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建立新型合作關系,政府主管部門也要主動服務協會、依托協會,做到溝通渠道正常化、溝通機制固定化,促進協會與政府部門的良性互動,實現從行業管理向行業治理的轉變。協會是為廣大會員服務的,要放下身段、俯下身子,以服務廣大會員為核心,以協調解決行業實際困難和問題為重點,以推行行業自律與規范發展為關鍵,真心實意為廣大會員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真正將服務貫穿協會工作全過程,以優質服務贏得會員企業和社會各界的認可。
要努力開辟行業協會的工作空間。近年來,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進,道路運輸行業先后下放了1項行政審批事項,取消了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后續還將取消2項、部分取消4項行政審批和許可事項。當前形勢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已成為構建行業治理體系的重中之重。協會要及時銜接跟進,有針對性地加強行業自律建設,配合做好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確保行政審批事項能夠“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協會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加強企業等級制度、企業聯盟組織、行業信用體系、行業團體標準建設等重點工作,積極推動行業治理體系重構,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要切實加強行業協會的自身建設。協會要健全工作機構,完善工作制度,加強專職工作團隊建設,打造一支穩定的職業化、專業化工作隊伍。要加強協會管理,特別要嚴格要求內部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協會章程和工作紀律,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環境。要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協會基層基礎和基本功建設,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理念新、工作實”。要創新工作方式,實行開門辦會,努力打造中國道路運輸年會、中國綠色貨運示范行動等一批拿得出、叫得響的活動品牌,充分彰顯協會的行業感召力和品牌美譽度。要提高協會參與國際道路運輸事務的能力,使協會在一些國際場合更好代表我國政府發聲,提升我國在國際運輸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中國交通運輸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正在由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的新征程。這次交通強國建設是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中提出的,并進一步明確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希望企業家們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不斷強化“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維護和捍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在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希望企業家們抓住機遇、不辱使命,主動作為、改革創新,擁抱互聯網,融入供應鏈,切實增強我國運輸企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希望企業家們誠信經營、綠色發展,安全第一、維護穩定;希望企業家們關愛職工,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切實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讓從業者體面勞動、尊嚴生活,切實增強交通運輸行業的榮譽感、歸屬感。
(注:本文為劉小明副部長在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第五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有刪節)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