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网/欧美在线资源/a级片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国产不卡 - 成人日韩在线视频

歡迎回來!登錄免費注冊

逐步形成運輸便利化的“中國模式”

2018-01-24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T|T

  國家便利運輸委員會成立14年以來,作為服務支撐我國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在落實我國周邊外交政策、深化區域經濟合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為推進國際運輸便利化、參與全球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便利運輸發展取得巨大成績

  發展戰略對接更加緊密。近年來,我國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主線,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參與國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對接。國家便委會各成員單位共同努力,重點推進與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土耳其“中間走廊”、蒙古“發展之路”、越南“兩廊一圈”、歐洲“容克投資計劃”等戰略規劃的對接,形成了豐碩的合作成果。西部方向,推動制定了《中歐合作2020年戰略規劃》《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以及系列合作綱要;北部方向,推動形成了《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南部方向,推動制定了大湄公河次區域(GMS)合作戰略和行動計劃、《中國—東盟交通合作戰略規劃》等。特別是,今年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推動公路、鐵路、港口、海上和內河運輸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寫入了圓桌峰會聯合公報,在交通運輸領域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發展戰略的深入對接,為進一步統籌推進國家便利運輸工作指明了方向,對加強跨境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輸網絡互聯互通,深化物流領域和口岸通關便利化合作提出了目標要求。

  協同機制運轉更加順暢。國家層面,交通運輸部與外交部、國家發改委、公安部、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倡議 加快推進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的意見》,明確了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推進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打造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政策措施;發改委積極配合亞行編制中國西雙版納—老撾南塔省區域發展規劃,積極推動中老邊境地區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交通貿易便利化等;財政部協調亞投行支持8個GMS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道路運輸便利化和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等項目實施;海關總署主動加強與國際海關合作,努力打造“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農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等通關便利化典范合作項目。地方層面,云南、廣西成立了省級層面便利運輸領導小組,分別與周邊國家建立了滇越邊境五省協作會議、滇老邊境十省市協作協議、桂越邊境四省協作會議等合作機制,促進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通力協作下,國際運輸便利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口岸和交通基礎設施水平進一步完善,國家便利運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作用顯著增強。

  設施聯通步伐更加有力。不斷完善中歐班列、國際道路、國際航空等便利運輸網絡,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等國際經濟走廊運輸通道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運輸市場培育更加充分。鐵路運輸領域,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6000列,通達12個國家34個城市,形成了橫貫東中西的3條國際聯運大通道。國際道路運輸領域,我國共與13個國家簽署了雙邊汽車運輸協定,分區域簽署了5個多邊汽車運輸協定,與毗鄰國家的70對邊境口岸開通了356條國際道路客貨運輸線路,線路總長度近5萬公里,初步形成了以重點城市為中心、邊境口岸為節點、覆蓋沿邊地區并向周邊國家輻射的國際道路運輸網絡。國際道路運輸企業達345家,規模化專業化程度逐步提高,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2007年至2016年,我國國際道路運輸車輛從8647輛增長到27338輛,年均增長13.6%。國際運輸日益成為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助推區域經濟合作的骨干力量。

  口岸通關查驗更加高效。在國家層面,公安部應用全國統一的出入境邊防檢查信息系統,統一邊檢執法執勤制度,全面實現邊檢業務體系一體化。在廣西、云南部分口岸實行口岸簽證,在廣西桂林機場口岸對東盟10國旅游團實施6天入境免簽政策,在云南昆明機場口岸實施53國人員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海關總署2014年4月1日起實現對全國海關無紙化通關業務的全覆蓋,目前進出口貨物報關單無紙化率已達97%以上。質檢總局優化傳染病檢測方式,取消香港、澳門與內地往來車輛駕駛員每年體檢規定,促進深港、珠澳口岸通關便利,更好服務內地與香港、澳門的經貿往來。在地方層面,內蒙古二連浩特公路口岸70%以上通關業務采用“三互”通關模式,通關時間平均壓縮了40%以上。新疆15個口岸運管機構全部進駐口岸聯檢大廳辦公,與海關、檢驗檢疫、邊檢實行聯合查驗,辦事大廳辦理一項業務僅需5分鐘。吉林將國際道路運輸信息化平臺納入省政府電子口岸中,并為經營者異地辦理許可開辟“綠色通道”,提高了查驗和通關速度。遼寧省將國際道路運輸車輛信息納入海關部門備案,海關部門以公安和交通運輸部門共同認證的合法信息為依據,完成車輛信息確認,便利了出入境運輸車輛。

  支撐帶動作用更加突顯。我國邊境地區牢牢抓住“一帶一路”建設、上海合作組織、大湄公河次區域、亞太經社會等經濟合作機遇,以實施中蒙俄經濟走廊、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等區域發展戰略為契機,加快推進國家便利運輸發展,為邊境地區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黑龍江綏芬河市出口俄羅斯70%以上商品經由國際道路運輸運抵俄羅斯各大城市,不僅有力帶動了綏芬河市的經濟發展,而且拉動了內地產品的大量出口,使綏芬河成為我國對俄貿易的橋頭堡。內蒙古滿洲里口岸作為全國最大的公路和鐵路口岸,進出口總額約占全區的三分之一,承擔著中俄貿易65%以上的陸路運輸量,成為中國連接歐洲各國陸路運輸的關鍵節點。廣西憑祥大力發展口岸經濟,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均位居全國第一。新疆霍爾果斯依托口岸建成的中哈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成為世界首個跨境自由貿易和投資合作區,投資總額超過200億元,共有免稅店40余家,客商日均采購超過500萬元,成為區域經濟合作的新亮點。通過發展便利運輸,不僅實現了國際、國內市場的無縫對接,加快了國際產能轉移,形成了產業聚集區和邊貿隆起帶,而且促進了邊境地區與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加快了融入區域經濟合作進程,打造了對外開放橋頭堡和區域經濟增長極,促進了邊境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攜手共創國家便利運輸發展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同時明確提出了建設交通強國、貿易強國的宏偉目標,并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寫入《黨章》。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主要社會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國家便利運輸發展也呈現“六個轉變”的階段性特征:一是從開放格局上看,國際運輸正在從支撐沿海、東部先行,向支撐沿海沿邊聯動、東西雙向互濟轉變。二是從合作框架上看,國際運輸合作正在從大湄公河次區域、上海合作組織等區域合作框架為主,向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的全面開放戰略合作框架轉變。三是從輻射范圍上看,國際運輸正在從服務沿邊區域、雙邊貿易運輸為主,向服務多邊合作、通道走廊建設轉變。四是從運輸需求端看,人民群眾對國際運輸的需求正在從“走得了、運得出”,向“走得安全、走得滿意、運得高效、運得經濟”轉變。五是從運輸供給側看,國際運輸正在從大進大出,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六是從運輸結構上看,不同運輸方式正在從獨立發展、相互競爭,向協同聯動、發揮綜合效能轉變。國家便利運輸發展呈現出的新特征,標志著我國便利運輸發展進入新時代。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國家便利運輸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國家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總體部署,以建設交通強國為主題,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主線,堅持服務大局、服務人民、服務基層,進一步優化工作機制、完善規則體系、拓展國際合作、促進互聯互通,加快推進國家便利運輸現代化,努力實現國家便利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建設交通強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更好更優的便利運輸保障。

  國家便利運輸發展的基本原則是:概括起來,就是要做到“四個堅持”。

  堅持統籌規劃。運輸便利化是一項長期性工作,必須堅持統籌規劃,做好頂層設計,按照既定目標守正篤實、久久為功。當前以解決國際運輸便利化面臨的突出問題為導向,長遠以制度體制機制創新為方向,逐步形成運輸便利化的“中國模式”。

  堅持協同推進。在國家便委會框架下,加強與“一帶一路”參與國的溝通協調,建立健全國家便利運輸合作機制;加強外交、發展改革、公安、交通運輸、財政、商務、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協同推進國家便利運輸發展的整體合力。

  堅持效率優先。運輸便利化的核心是提高運輸效率。必須把提高運輸和通關效率作為主攻方向,加速人員、貨物和運輸裝備的跨境流通,減少人員過境時間,降低貨物過境成本,全面提升國際運輸的市場競爭力。

  堅持強化服務。在優化服務上主動作為,強化政府統籌協調、政策引領作用,拓展服務內涵,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形成安全便利、現代高效、規范精細、保障有力的國家便利運輸服務體系,實現人享其行、貨暢其流。

  在綜合分析國家便利運輸發展形勢和發展條件的基礎上,從現在起到2035年,分兩個階段來安排國家便利運輸工作。

  從現在到2020年,是發展國家便利運輸的關鍵期,初步建成開放有序、現代高效的國家便利運輸體系,國際運輸便利化水平明顯提高。打通與周邊國家經濟走廊運輸通道,消除制約國家便利運輸的“硬隔離”;與“一帶一路”主要參與國建立健全國家便利運輸合作關系和工作機制,消除制約國家便利運輸發展的“軟阻礙”。健全跨部門、跨區域的大通關協作機制,提高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

  從2020年到2035年,是發展國家便利運輸的決勝期,在初步建成國家便利運輸體系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國家便利運輸現代化。形成完善的雙邊多邊運輸合作機制,基本形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國際規則無縫銜接、人員貨物流通順暢的現代化國家便利運輸體系,基本實現國家便利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周邊國家和“一帶一路”參與國經貿發展和人文交流提供全面支撐。

  同時,國家便委會工作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實現國家便利運輸現代化發展目標,統籌謀劃下一階段工作思路和措施,努力開創新時代國家便利運輸發展的新局面。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重點圍繞聚合力,進一步優化國家便利運輸工作機制;圍繞履協定,進一步深化國際道路運輸合作;圍繞促暢通,進一步完善國際運輸基礎設施網絡;圍繞強服務,進一步暢通便利運輸關鍵環節;圍繞能共享,進一步推進國際運輸信息化建設;圍繞挖潛能,進一步提升國際運輸企業影響力。

  (本文為劉小明副部長在國家便利運輸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有刪節)

責任編輯:畢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