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成受訪者認為售后價格透明度有待提升
2014-10-13 來源:網易汽車
打印 字號:
T|
T
有車主抱怨,購車前自己受到上帝般的禮遇,但購車后,一旦需要解決任何售后服務的難題,對方卻態度生硬,百般推諉責任。本期,在關于售后服務的100多份有效問卷中,受訪車主最大的不滿來自于價格,雖然4S店普遍把配件價格、工時費一一標示出來,但不少車主抱怨對方以換代修、工時費虛高成為常態。相比之下,有車主明確表示將在保質期過后,轉投汽修店為愛車做維修保養。
需改善的前三項,均與價格有關
在受訪車主中,購車4年以上的占35%,占比最高,其次是使用1-2年的車主,占比達23%。前者已經過了保質期,后者處于保質期內。對于那些用車4年以上的車主來說,部分消費者在愛車保質期過后,已飽嘗4S店的貴價售后服務困擾。雖然,在回答“維修保養時,對4S店售后服務哪些環節最滿意”時,61%的消費者選擇了“維修店維修保養的能力”、其次有46%的受訪者選擇接待人員的的態度,至于“溝通能力及維修店硬件水平”,均占據三分之一強。在調查前我們以為4S店的一大優勢———維修場地環境,只有23%的車主覺得讓他們滿意。有36%的受訪車主覺得“價格透明度”是4S店讓自己最滿意的環節,但同時,他們覺得這種“透明”,僅限于張貼在維修車間前的配件、工時費“透明”報價,至于維修過程中,哪些配件可以簡單修復、哪些故障可以用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其透明度就不是那么高了。
在受訪車主經歷中,不乏4S店報出天價維修費的案例。曾經有車主反映,汽車底部出現異常響聲,4S店診斷為需要更換底盤零件,報價6000多元,但最后有汽車美容店檢查只是螺絲松掉,結果車主花10元就解決了問題。同樣,有豪華品牌車主的原車導航出現了黑屏現象,4S店技師建議更換主機,報出11萬元的維修天價。結果車主找到業內維修專家,僅花1000元就修復正常。
因此,在此次調查中,受訪車主在選擇“4S店售后服務方面有哪些需要改善的空間”時,排在前三位的都與價格有關,尤其是價格透明度,有63%的車主認為很有必要改善,其次是“收費水平”和“維修項目透明度”,分別有55%和54%的車主覺得應該提升。總體而言,對于4S店售后服務能力的滿意度,43%的受訪車主給了剛剛過合格線的“7分”,打8分的也有30%,可以看出,滿意的部分來自硬件與維修服務的能力,而最終導致印象不算太好的就是價格因素所致。當然,有8%的車主給予了9分,也有7%的車主打到6分以下,均屬非主流。
超4成車主質保期后仍選擇4S店
近幾年,由于對4S店維修服務的價格不滿意,因此,在質保期結束后,就有相當一部分車主選擇了離開4S店,找外面技術過硬的汽車維修店進行維修保養。在進行調查前,記者也認為,有相當一部分車主,在“保修期過后,還會繼續在4S店維修保養”的比例會低于離開4S店的車主。但經過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兩者的比例相當接近,甚至選擇繼續在4S店維修保養的車主,以43%比40%稍勝一籌。相比近年一些民意調查顯示,選擇質保期后離開4S店的比例高于留下來的情況,說明4S店質保期后的流失率并沒有人們想像中那么厲害。究其原因,除了4 S店通過各種售后服務讓利方案挽留客戶外,人們對于汽車三包條款的研讀及反壟斷法導致部分4S店降低售后維修價格,也使部分消費者回心轉意。當然,也有部分精明的車主,已經與4 S店的售后服務、技師建立良好關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維修成本,所以根本沒有必要離開4S店。
非4S店的維修連鎖企業前景看好
4S店售后服務優劣,會否給車主二次購車構成影響,有24%的車主認為影響“非常大,是二次購車的重要考慮因素”。如果原來購車的品牌4S在這方面給車主留下了不良印象,會直接令車主在選購下一輛座駕時,堅決向原有品牌說N o!有46%的車主則覺得,原4S店售后服務優劣的影響并不大,自己仍會綜合外觀、動力、性價比等其他因素再作決定。也有28%的車主表示“影響不大,車輛的性價比、外觀、動力等因素對自己購車的影響更大”。
相比起在4S店的售后服務經歷,受訪車主也表達出對非4S店的維修企業的良好印象,有65%的車主認為維修保養時,維修店留給他們最好的體驗,主要來自“工作人員態度非常好”。有65%的車主認為,如果對方在報價、維修、保養過程有很多“貓膩”,表現得不透明,就會讓自己留下很糟糕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維修師傅技術出色”與否及“車輛維修后問題能否得到有效解決”,均在車主們對維修店印象好壞的眾多因素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兩者在受訪者中所占比例均為46%左右。可見,介乎于4 S店與普通路邊維修店之間,仍然存在一個較大的維修服務需求空間,如果在技術能力及價格上能夠滿足車主們的需求,這類維修連鎖企業的發展空間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