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臨夏州道路運輸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正確指導下,以黨建為根本保證,以安全生產為重點,不斷強化市場監管,提高運輸發展品質,全力維護行業安全穩定,努力提高行業管理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道路運輸業的公共服務能力,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運輸保障。
——注重市場培育,主要運輸指標實現穩中有升。2018年,全州新增運輸企業68 家,現有道路運輸經營業戶達422家;新增營運車輛3700多輛,客貨營運車輛達總數達到39147輛,全年完成客運量2366萬人次,客運周轉量 142460.9萬人公里,完成貨運量1370萬噸,貨運周轉量206738萬噸公里,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6萬多個,實現道路運輸產值15.45億元,均比去年同期有新的增長。
——開展便民服務,優化發展環境。州運管局以“放管服”改革為契機,進一步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州局機關將應屬縣(市)的許可事項權限全部下放到縣(市)一級,對全州運管系統的行政審批、管理服務事項內部流轉、便民服務事項、權責清單、信息資源共享等事項做了進一步修改完善,州局及4個縣(市)運管局運政大廳進駐州、縣(市)政府政務大廳,實行“一站式”服務。
——改革創新,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把所有的行政村通客車作為脫貧攻堅的著力點,通過開辟新的客運線路、延伸原有線路、電話預約等方式,全面完成了省局下達的50個行政村通客車的任務,有效改善了偏遠山區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全面推行駕培制度改革,在全州各駕校都設立了“計時培訓、按學時收費、先培訓后付費”模式的報名服務窗口,目前全州36所駕校已全部實現了先培訓后付費模式,所有駕校全面啟用了計時計程培訓和網上預約考試系統。對從業資格證實行電腦無紙化考試,全年組織從業資格培訓考試42期,合格發證2002本,為道路運輸業發展培養了一批合格人才。深入實施公交優先戰略,2018年4月,新開通了臨夏市至臨夏縣公交線路。全州新增純電動新能源公交車94輛,目前全州486輛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有154輛,占32%,其余均為清潔能源車輛,為城鄉群眾出行提供了安全便捷、經濟實惠的公交服務。加快推進互聯網 道路運輸便民惠民重點工作,目前全州4個三級以上汽車站已全部完成了聯網售票系統建設。在永靖縣、和政縣公交公司開展交通一卡通試點工作,臨夏公交公司所有公交車輛已安裝甘肅一卡通刷卡系統,即將實現交通一卡通的應用。汽車維修綠色健康檔案建設基本完成,全州68家一、二類維修企業已全部完成與系統平臺數據對接。7家檢測機構實現兩檢合一,減少了檢測環節、降低了檢測費用,方便了運輸經營者。
——強化監管,維護良好運輸市場秩序。全州運政機構嚴厲打擊違規經營和“黑車”非法經營行為,糾正違規經營行為3417起,違章處罰3390起,查扣“黑車”1342輛次,辦理群眾投訴舉報案件267起,辦結率100%。深入開展出租車經營行為專項整治,重點糾正出租車衛生差、強行拼客、不使用計價器亂要價、服務態度差等違規經營行為,使全州出租車經營行為、服務質量、對外形象進一步提高。規范“村村通”定線客運經營模式,采取因地制宜的辦法,將全州農村定線客車全部更新為8座的小型汽車,實現了車型、車身顏色、標識、標志燈、座套五統一。規范駕校經營管理,對全州駕校進行升級達標活動,開展了為期40天的教練車專項整治,督促駕校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杜絕了教練車私用等現象。完善教學設施設備等硬件條件,為保障教學質量打下了基礎。
——明確職責,全力抓好行業安全生產。按照“三管”、“三必須”要求,全州運管部門認真履行“三關一監督”工作職責,嚴格落實州局對全州道路客運安全生產的領導、協調、監督指導職責;各縣(市)分局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和道路運輸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深入開展了道路運輸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年活動,州局與各縣(市)分局、各縣(市)分局與各運輸企業、各運輸企業與所屬單車層層簽訂《道路運輸安全目標責任書》,將安全落實到人、落實到車。扎實開展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生產領域風險隱患大排查責任落實大檢查突出問題大整治和“三反一查”專項行動,先后組織開展5次安全專項檢查,實現了重點運輸企業全覆蓋,排查安全隱患149條,及時督促整改,消除安全隱患。研究制定了“三清單、兩制度、四記錄、五臺賬、一匯編”道路運輸安全生產清單管理制度,明確職責,狠抓落實。同時,加強了與氣象、公路部門的聯絡,健全了惡劣天氣及路況信息分享機制,通過微信、短信、手機客戶端等及時發布相關信息,確保行車安全,全州沒有發生任何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綜合治理,努力營造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健全完善信訪工作機制,暢通了群眾訴求渠道,認真受理群眾的來信來訪,妥善調處各類矛盾糾紛。今年全州共受理各類信訪投訴案件135件,已調處解決133件,正在辦理2起,結案率98%,辦理答復群從網上留言25件。建立了風險評估機制,在推進重點工作、實施行政許可等重要事項前,充分做好調查論證,廣泛征求各方意見,作出風險評估,有效杜絕了矛盾糾紛發生。
——爭先創優,推進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在全州運輸行業開展爭先創優活動,評選了10家“十佳客運企業”、10名“十佳客運駕駛員”和“十佳運政人員”進行了表彰命名,聯合共青團臨夏州委在全州道路運輸行業評選出了10輛公交車授予“青年文明號”,47名道路運輸從業人員授予“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在全州出租車行業開展了以“一言一行樹出租汽車形象,一舉一動顯行業風采”為主題的爭創“五星出租汽車”評選活動,按照10%的標準對150輛出租車進行了命名,在行業中形成了爭先創優、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良好氛圍。(潘尚秀)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