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感恩
2015-05-29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我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小山村,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扛著行李,到外地打工。從此,我就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成長,父母在我的記憶中變得越來越陌生。
為了讓爺爺奶奶少為我操心,減輕他們的負擔,我總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9歲開始,我就承擔起了煮飯、洗衣物等家務活。每天我很早起來,把早飯做好,端到老人的床前,然后才到校學習,晚上溫習完功課后,又給他們燒好洗腳水。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我們相偎相依,我忘記了父母不在身邊少人疼的孤獨,變得懂事和成熟起來。可是初二時,由于學習成績不好,我變得很暴躁,對什么事都沒有了熱情,好像一下子失去了動力。對奶奶的嘮叨,很不滿、很厭煩。我變得非常苦悶,放學后很晚才回家。奶奶經常站在門口,一看見我就著急追問。我心煩意亂地說:“關你什么事?我不想說,你不要嘮叨,行嗎?”奶奶沉默了一會兒,笑著說:“走吧,吃飯,飯菜都涼了,我去熱熱。”我卻跑出了家。
奶奶也是為了我好啊!我后悔極了。奶奶依然笑盈盈地對我說:“快吃飯吧,中午沒吃飯,餓壞了吧。快,奶奶做了你最愛吃的蛋炒飯。”我當時特別感動,看著奶奶忙前忙后的身影,淚水濕潤了我的眼眶。
我和爸爸媽媽很少聯系,心里只有思念。我知道他們在外地很辛苦很不容易,所以從來不要求什么。有了手機后,爸爸媽媽每天都會給我打電話,恨不能一天24小時都和我說話。我煩了,總是不接或者干脆關機。爸爸質問我為什么關機,我說好玩。爸爸很生氣地罵了我一頓,我很不服氣,說:“你憑什么罵我?你對我負了多少責任?你就知道罵我,你想過我的感受嗎?”說完掛掉電話,躲進被窩里,嚎啕大哭起來。
著名詩人泰戈爾說過:“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嚶嚶地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是啊,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們養成了索取的習慣,似乎享受著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回報,有時還滿腹牢騷,頑皮叛逆,甚至只在遇見困難時才想起他們。
現在我知道了,有一種愛,即使我們付出所有也報答不了,那就是父母的愛。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予的。母親用乳汁把我們喂養,父親用深情把我們沐浴。在我們成長的路途中,每一步都飽含著父母的辛勞。父母的愛比天高、比海深。每一次看著爺爺奶奶額上犁溝似的皺紋、佝僂的身子,我總是十分酸楚。每一次見到父母好不容易與家人團圓一次,很快又風塵仆仆地出去打工,我就心如刀割般難受!于是,我利用雙休日打短工和寒暑假做服務員,賺取生活費減輕父母和爺爺奶奶的負擔,主動打電話問候父母,日子過得清貧但無比快樂。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短暫的,我們要把有限的生命用到對父母無限的報答、關心、孝順當中,不要等失去以后才去后悔,才懂得珍惜。不要等到我們的生命進入冬季后,才是滿目遺憾。“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及時行孝。愿我們都能以反哺之心孝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