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綠色貨運 降低環境污染
2014-10-15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機動車尾氣成為大中城市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重污染天氣時所占比重顯著升高。1輛重型黃標柴油車相當于450輛國Ⅳ小轎車,因此,道路貨運業已成為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的主戰場之一(見圖1)。
>
機動車污染形勢嚴峻
目前,我國還有1451萬輛黃標車,僅占汽車保有量13.4%的黃標車,卻排放了81.9%的顆粒物、58.2%的氮氧化物、56.8%的碳氫化合物和52.5%的一氧化碳。按照《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未來5年每年需淘汰黃標車290萬輛,而2011和2012年年均淘汰量不足60萬輛。
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總量巨大。2012年,全國機動車4項污染物排放總量為4612.1萬噸,比2011年增加0.1%。其中,一氧化碳(CO)3471.7萬噸,碳氫化合物(CH)438.2萬噸,氮氧化物(NOx)640.0萬噸,顆粒物(PM)62.2萬噸。汽車是污染物排放總量的主要貢獻者,其排放的一氧化碳(CO)和碳氫化合物(CH)超過70%,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PM)超過90%。詳見圖2。
燃油質量問題突出。燃油質量嚴重滯后并制約機動車排放控制水平,重型柴油車國Ⅳ排放標準由于燃油質量不得不兩次推遲實施。目前歐盟國家已執行歐V(相當于我國國V)標準,汽柴油的硫含量降低至10ppm,而目前我國車用汽油硫含量是歐洲標準的15倍,車用柴油硫含量是歐洲標準的35倍。車用柴油和普通柴油在標準體系上的“雙軌制”,給日常監管帶來較大難度。
城市交通擁堵造成機動車污染加劇。由于城市功能和布局、道路規劃不合理,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較低,各大中城市路網承載能力難以支撐,車與路的矛盾日益突出。北京市每天堵車時間已由2008年的3.5小時增加到現在的5個小時,早晚高峰有83%的道路和86%的路口擁堵嚴重,不僅浪費大量燃油,更造成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監測數據表明,在平均20~30km/h的低速情況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較正常行駛狀況約增加30%~50%。
機動車尾氣嚴重影響人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將柴油車尾氣提升至“確定致癌”級別。
>
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情況
實施新車排放標準,車用燃料低硫化。我國汽車保有量增長迅猛,但汽車污染物排放量增長趨緩。與2000年相比,2012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增加了3.4倍,而排放總量僅增加了0.3倍。其原因,一是實施新車排放標準,隨著新車排放標準的提高,新車單車排污量不斷降低,較未控制階段下降90%以上。汽油車和柴油車單純排污量下降情況分別見圖3和圖4。二是車用燃料低硫化。2000年,我國成功實現車用汽油無鉛化,之后開始控制車用燃油的低硫化。2013年12月18日,第五階段車用汽油標準發布,硫含量降低至10ppm。
強化機動車環保管理制度。汽車制造企業和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嚴格營運車輛的環保監測。一是全面強化新生產機動車環保管理,發布新車環保達標目錄公告。2000年起,每月核發兩批新車公告,已發布車型16.8萬個。環保生產一致性檢查,連續10年開展機動車環保生產一致性檢查工作。二是積極推進在用機動車環保管理。在用車環保定期檢驗,核發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志。已建成機動車環保檢測線近4000條。
實施標志管理,加速淘汰黃標車。加強環保標志管理,累計核發環保檢驗合格標志6000萬枚,為黃標車淘汰提供了數據基礎。劃定低排放區域。北京等68個城市劃定了低排放區域,對黃標車實施區域限行。
各地加強機動車環保管理工作,已制定實施160多部地方機動車環保法規。全國有10個省(市、區)環保部門成立了省級機動車環保監管機構,84個城市組建市級機動車環保監管機構。
>
國家治理機動車污染的政策
《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要求“環保、工業和信息化、質檢、工商等部門聯合加強新生產車輛環保監管,嚴厲打擊生產、銷售環保不達標車輛的違法行為。”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要求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負責“加強新生產機動車環保監管,嚴厲打擊生產、銷售環保不達標車輛的違法行為;加強在用機動車年度檢驗”。
國務院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嚴格實施機動車一致性檢查制度,不符合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輛禁止生產、銷售和注冊登記。
國務院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完善機動車環保型式核準和強制認證制度,不斷擴大環保監督檢查覆蓋范圍,確保企業批量生產的車輛達到排放標準要求。未達到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輛不得生產、銷售”。《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嚴格實施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完善新生產機動車環保型式核準制度,禁止不符合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車輛的生產、銷售和注冊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