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不斷改進提升綜合運輸服務
2014-12-08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堅持不懈地提升維修行業服務品質。9月份,交通運輸部等10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 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組織召開全國機動車維修工作會議,楊傳堂部長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要深入貫徹落實楊傳堂部長講話精神,按照《指導意見》的部署,鼓勵維修企業連鎖經營,鼓勵規?;?、專業化、品牌化發展,積極推廣綠色維修作業,推動維修業從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服務粗放型向服務品質型轉變,推動維修市場發育更加成熟,市場布局更趨完善,市場結構更趨優化,市場秩序更加有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誠信透明、經濟優質、便捷周到、滿意度高的汽車維修和汽車服務消費。
堅持不懈地提升行業治理能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強調,今后將加快體制創新步伐,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法無禁止皆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原則,拿出“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要按照這一要求,要抓緊理一理“權力清單”,進一步簡政放權、轉變職能,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要給運輸企業一張“負面清單”,讓企業知道不該干什么、可以干什么,“法無禁止皆可為”;最后還要明確“責任清單”,明確該怎么管市場,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努力營造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市場要素的充分涌流和創新活力的競相迸發。
>
大力加強行業協會自身建設
十八屆三中全明確提出,要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正確處理政府與社會的關系,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創新,更好發揮社會組織在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為行業協會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也對協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進,運輸行業將進一步簡政放權,逐步把政府“不該管、放得下”的那些事項,即社會能自主解決、市場機制能自行調節、行業組織能自律解決的事項,轉移給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不斷提高政府社會管理效能和水平。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協會超前謀劃,主動作為,積極做好職能轉移和下放的各項承接工作,確保“接得住、管得好”。
加強政策研究,當好參謀助手。繼續為部、司工作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特別是要進一步完善道路運輸企業等級制度,制修訂道路運輸企業相關等級標準,制定企業等級動態化管理方案,研究企業等級制度與行業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和途徑;要進一步推進中國綠色貨運行動,在總結前期試點工作經驗基礎上,完善活動標準體系,加大活動推廣力度;要進一步加強行業樹先推優工作,扎實開展服務道路運輸行業終身榮譽、道路運輸企業百強誠信創建等活動,提升行業社會關注度和美譽度;要進一步推動我國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工作,做好國際公路運輸公約培訓準備;要進一步推進承運人責任險全國共保工作,貫徹落實相關政策要求,完善共保工作機制;要進一步做好全國接駁運輸聯盟組織工作,制定聯盟工作標準規范,完善接駁站點規劃;要加強綜合運輸服務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研究制定,推動綜合運輸服務發展。
增強服務功能,發揮紐帶作用。協會近年來召開的理事大會、會員代表大會已經成為行業重要活動平臺,為匯聚行業智慧力量、解決行業發展問題、服務政府獻計獻策發揮了積極作用。要通過這些平臺載體,傾聽會員單位和企業心聲,要針對企業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和難點問題,深入調查分析,積極建言獻策,搭建企業與政府間溝通協調的平臺,促進良性互動,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營造良好輿論環境,提升預期管理能力。隨著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出現,交通運輸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如果處理不當會帶來很多問題。在推進綜合運輸服務工作中,行業協會要更好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對行業發展的焦點問題不回避、不遮掩,敢于替行業發聲,積極回應社會重大關切。要恰當地宣傳行業發展情況,給社會一個合理的預期。這個預期不能太高,太高了政府踮起腳也達不到,老百姓不滿意;也不能太低,太低了有“懶政”、“不作為”之嫌。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告訴群眾哪些事情我們能做到,哪些做不到,讓群眾有一個理性的判斷,為推進綜合運輸服務工作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