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网/欧美在线资源/a级片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国产不卡 - 成人日韩在线视频

歡迎回來!登錄免費注冊
首頁 > 電子雜志 > 法治 > 正文

“先照后證”背景下的行業管理

2015-08-20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T|T
  道路運輸行業實施“先照后證”政策以來,當事人普遍感受到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帶來的實惠,以前沒有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行政許可,就不可能拿到營業執照。實行“先照后證”以后,有了營業執照,就能結合道路運輸的實際需要,開展可行性調研、從業人員招聘、安全管理制度建設等籌備工作,開展運輸車輛購置、設備投入安裝和貨款申請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不再需要專門的名稱預先核準環節,簡化了辦事程序,節約了申請人時間,提高了行政效率。需要提出的是,政府對基層道路運輸管理市場主體實行“寬進嚴管”,只是審批程序的優化與改革,還需加強行業審查和監管。切勿擅自降低道路運輸行業許可門檻,將行業許可審查“流于形式”視為“便民服務”,走入“失職瀆職”的誤區,給道路運輸行業健康發展埋下安全隱患。
  繼續發揮引導作用。依據《道路運輸條例》第五條、第六條等有關規定,應當鼓勵鄉村道路運輸和道路運輸經營企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競爭的基礎上,通過編制行業發展規劃,將區域發展方向、行業升級、土地供給、成本補貼、減稅降費、銀行利率、節能降耗、質量信譽等內容納入統籌協調,發揮法規、財政、行政等手段對經濟利益的導向作用,實現道路運輸行業社會利益最大化和市場準入均等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減少資源浪費,提升行業服務水平,促進道路運輸行業安全、綠色、高效、協調發展。此外,根據《道路運輸條例》第十三條和《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的有關規定,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本行政區域內的客運運力投放、客運線路布局、主要客流流向和流量等情況,確保當事人申請從事道路旅客運輸經營前,能夠全面準確掌握有關信息,科學評估投資經營風險,避免盲目投入。在貫徹落實“先照后證”政策過程中,更加突出地體現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行業引導的重要性,遲滯的行業規劃和滯后的信息公開,都有可能造成工作被動甚至局部混亂,影響道路運輸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嚴把市場準入關。有的基層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行政執法人員認為,當事人取得了營業執照,只要提出道路運輸經營許可申請,在提交的申請材料符合《道路運輸條例》及其配套規章規定的條件下,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必須做出準予許可的決定。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依據《道路運輸條例》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審查客運申請時,應當考慮客運市場的供求狀況、普遍服務和方便群眾等因素,客運線路不可能超過市場需求無限制增加,也就是客運線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數量限制的。但是,客運市場對申請客運線路的當事人來說又是公平的,《道路運輸條例》第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同一線路有3個以上申請人時,在客運班線招標、投標過程中,每個申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第二十七條、第三十三條規定,客運經營者的服務質量記錄作為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審查客運班線經營申請的優先考慮因素,這些內容都影響著許可的結果。因此,并不是當事人取得了營業執照,就能理所當然地取得道路客運班線經營許可。二是雖然《道路運輸條例》及其配套規章對道路貨物運輸及其道路運輸相關業務經營事項沒有設定數量限制,鑒于道路貨物運輸、道路運輸站場、機動車維修、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分別對經營車輛、停車場地、經營區域、道路通行、周邊環境、公共安全有特殊要求,基層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審查當事人申請時,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或者地方政府有關的行業發展規劃,對不符合行業發展規劃的,不得做出許可決定。三是根據《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基層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嚴格審查申請人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機構、人員、安全投入等安全生產保障措施是否到位,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堅決不予許可。“先照后證”的目的在于優化辦事程序,不能淡化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依法實施許可審查職責,嚴把市場主體準入“關口”,對確保道路運輸市場安全、有序至關重要。
  綜合監管防失控。工商部門在發放營業執照時,告知當事人憑營業執照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辦理有關許可手續后,方可在許可范圍內從事道路運輸經營,這一點對實現兩部門銜接十分必要。同時,工商部門與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專門聯系機制,通過傳真、郵寄、電子信息、網上公告等方式,及時傳送市場主體的名稱、地址、經營項目、聯系電話、登記時間等注冊或許可信息,便于兩個部門掌握市場主體的辦事進度和經營情況。對超越規定時間沒有辦理相關手續的,兩部門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采取相應通知、督促、公告、注銷等措施,加強動態監控,保證市場主體的合法、有效性。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對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違法行為,應當實行打擊;對取得營業執照的市場主體注冊信息虛假或不實,無法查找的,及時反饋給頒發營業執法的工商部門,提交工商部門依法核查。經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審查不具備專項許可條件的,提交工商部門對市場主體依法辦理變更或注銷。“先照后證”政策的貫徹落實需要工商部門與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協調配合,做到注冊、許可信息資源共享,形成部門監管合力,防止市場主體處于“真空”狀態,切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作者:河北省石家莊市運輸管理處)

責任編輯:畢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