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好協會治理職能 推進運輸服務轉型發展
2016-12-19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第一,在推進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要有更大作為。
推進運輸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緊緊圍繞“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的總路徑,提高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運輸服務全要素生產率,使運輸服務供給體系更好地適應需求結構變化,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更優品質的運輸服務保障。
從行業實際看,道路客運、道路貨運、出租汽車、機動車維修、駕駛員培訓等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領域。同時,多式聯運、無車承運、冷鏈運輸、城市公交以及“互聯網+”等也是行業發展面臨的新問題。協會要緊緊圍繞這些方面,積極推進道路客運行業改革,促進長途客運班線資源整合,配合做好停止審批800公里以上長途客運班線工作,以及超長客運線路的轉型調整工作;積極推進道路貨運行業改革,有序開展車輛運輸車治理,確保2017年底前完成60%不合規車輛運輸車的更新改造;積極推進出租汽車行業改革,進一步轉型提升巡游車的服務,規范網約車的發展,促進兩個改革文件在地方落地實施,構建多樣化、品質化的出行服務體系;積極推進機動車維修行業改革,發展連鎖化、專業化、品牌化維修,引領我國汽車后市場發展,讓人民群眾享有高品質的汽車生活;積極推進駕駛員培訓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先學車后付費”培訓服務新模式,擴大優質駕培服務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駕培服務需求。
第二,在打造綜合運輸服務升級版上要有更大作為。
在2016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傳堂書記提出打造綜合運輸服務升級版,讓客運更便捷,讓物流更高效,讓城市更通暢,讓服務更優質,讓運輸保障能力更有力,為綜合運輸服務發展指明了方向。對協會來講,重點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倡導無痕化服務。所謂無痕化服務,就是將內心刻意追求的服務熱情轉化為淡化痕跡、自然而然的服務行為。無痕化服務是服務經濟時代的標志理念,是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服務需求的必然要求。協會要組織動員廣大會員企業,大力推行無痕化服務理念,為人民群眾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體驗。在現代社會,用戶體驗是個新詞,其實客戶、社會,這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你讓他體驗好,他就會找你。所以這方面大家要認真思考,我們用什么樣的方式來發展無痕化服務。二是培樹道路運輸服務品牌。要結合運輸服務行業特點,深入開展運輸服務品牌創建活動,培樹一批市場知名度高、行業核心競爭力強、輻射帶動面廣的運輸服務品牌,為推動運輸服務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大力推進接駁運輸發展。規劃全國接駁運輸站點網絡,規范接駁運輸組織流程,完善接駁運輸聯盟運行機制,不斷提高長途客運運營服務水平。
第三,在推動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上要有更大作為。
協會要發揮自身優勢,在以下兩方面來積極做工作:一是推動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大力倡導“城市公交引領城市發展”理念,切實促進“路權專用、信號優先”原則落地生根,積極參與公交都市創建、公交出行宣傳周等活動,推動城市公交發展由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二是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在湖北十堰現場會上,部提出實現城鄉交通運輸“十個100%”的目標,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能力總體適應、組織集約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生態環境友好的城鄉運輸服務體系。協會要盡快行動起來,通過完善標準、參與考核、推廣經驗等方式,積極參與“十個100%”建設,助力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
第四,在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上要有更大作為。
推動物流業降本增效,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列入了部2016年攻堅行動計劃。這方面協會是大有作為的:一是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據測算,目前我國多式聯運量占全社會貨運量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降低物流總費用約0.9個百分點,節約成本支出1000億元左右。今年,部將推動國家層面出臺《關于促進多式聯運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多式聯運上升為國家戰略。希望協會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政策解讀、經驗宣傳、業務培訓、標準規范制定等方面及時跟進,為多式聯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二是推進無車承運人發展。無車承運人能夠集約整合、科學調度車輛、站場、貨源等零散物流資源,對于解決傳統貨運“小、散、弱”問題,提升傳統貨運組織化程度,推動實現“線上資源合理配置、線下物流高效運行”意義重大。協會要組織會員企業,積極參與無車承運人試點,制定完善無車承運人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為我國無車承運人健康有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三是推進中國綠色貨運行動。綠色貨運是近年來協會持續開展的富有特色的重大活動。要以綠色貨運行動列為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合作項目為契機,從綠色管理、綠色技術、綠色駕駛三個方面,推動建立以貨運為紐帶的產業鏈合作機制,推廣以節能車輛為代表的綠色貨運技術,開展綠色安全節能駕駛培訓,為行業降本增效提供有力保障。
第五,在抓好運輸行業本質安全上要有更大作為。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安全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牢固樹立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的紅線意識,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安全監管體制,強化依法治理,不斷提高全社會安全生產水平,更好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協會作為行業自治組織,應在“不斷提高全社會安全生產水平”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要指導會員企業全面落實安全主體責任,積極參與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素質提升工程,組織開展駕駛員安全勞動競賽、站務員技能競賽、教練員技能競賽等專項活動,提升道路運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筑牢行業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積極參與《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等行業標準制定,認真做好行業標準宣貫工作,提升營運客車本質安全水平,打牢行業安全的制度基礎。積極參與“道路運輸平安年”活動,深入做好“安全帶-生命帶”和應急錘更新更換宣傳工作,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安全生產的良好氛圍。
(本文為劉小明副部長在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第五屆二次理事大會上的講話,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