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是深化交通運輸行業改革的重要內容。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兩個中央層面的文件明確了巡游車轉型升級的方向,規定經營權無償有期限使用,要求進一步完善運價形成機制,改革利益分配機制,有利于巡游車甩開包袱、公平競爭。這些制度設計堅持開放立法、開門立法,經過廣泛調研、充分論證、反復完善,凝聚了社會最大公約數,是各方意見共識的最終成果。兩個文件發布后,部分城市傳統出租汽車行業已開始加快謀劃轉型升級,開始了積極有益的探索,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些地方、一些企業思想認識不到位,部分地區改革進展緩慢;改革成效不顯著,距社會期盼仍存差距;改革重心不均衡,巡游車轉型尚未完成破題等。行業各方要充分認識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復雜性,充分認識到,當前這個時期是破除行業歷史積弊的難得機遇,轉型升級是實現行業長治久安的根本途徑。
◇正確認識和判斷轉型升級面臨的形勢
2016年7月28日,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兩個文件發布以后,各地積極穩妥推進政策落地實施,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110余個城市已經公布了出租汽車改革落地實施細則,100余個城市已經公開征求意見。此外,部分城市傳統出租汽車行業也已開始立足現實,加快謀劃轉型升級,在規范經營權管理、推進行業組織化、集約化經營、理順巡游車價格機制、推進巡游車與互聯網融合等方面開始了積極探索。
目前,網約車作為新業態,在兩個文件頒布以后有了合法身份,目前規范化管理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有5家以上的網約車企業在數量不等的城市獲得了線下服務的許可,各自的駕駛員和車輛也獲得了數量不等的許可證件,可以合法規范從事網約車服務。目前,根據了解的情況,新業態的市場認可度依然非常高,從與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開展數據對接的情況來看,有一百多家新業態企業正在申請對接,也表明新業態企業對于整個市場的政策和市場前景都非常看好。
但和整個新業態發展狀況相對應的,對于巡游車如何轉型升級、如何促進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實現新老業態融合發展等方面,目前整個行業辦法還不夠多,思路還不夠寬。究其原因,一方面巡游車歷史積弊較深,特別是經營權、份子錢等改革涉及多方利益,情況十分復雜,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改革內生動力不足。部分巡游車企業和司機對于行業未來缺乏信心,依然存在依賴心理,寄希望于政府對其“生計”兜底,缺乏危機感,轉型升級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夠。另外從現實角度說,巡游車企業多以單個城市為服務主體,而且巡游車企業相對小、散、弱,難以形成改革合力和整體推進大勢,實質性的改革措施和亮點不多。總的來看,行業轉型升級之路仍任重道遠。
◇推進各項措施 深化行業改革
全國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推進會對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要求。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已經進入了任務最艱巨、挑戰最大的關鍵時期,是回避不了的“交卷時刻”,是行業再也不能失去的最后機遇期。
推動地方改革文件落地實施。繼續加強對各地政策的跟蹤指導,按照兩個文件確定的改革方向和制度框架,推動各地積極穩慎制定出臺可操作的具體政策措施。對于已公布落地政策的,指導地方采取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確保改革內容落地實施取得實效。
完善價格形成與調整機制。已經啟動加強與發改委的聯合工作,通過溝通協調,通過調研分析整理,依托課題組研究理順出租汽車計價規則,合理制定并適時指導地方調整巡游車運價水平和結構,適應運價動態調整需求,在整個運價形成機制上,探索在節假日等時段的價格浮動調節機制,也給傳統出租車轉型升級在制度上、政策環境上打下良好基礎。
完善行業服務質量考核制度。目前正在啟動對于原先已經發布的《出租汽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的修訂工作。通過對《辦法》的修訂,將巡游車和網約車的服務質量信譽考核提到議事日程上,把服務質量導向作為行業整個發展和市場準入退出的一個真正有效的考核指標。通過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的修訂和內容完善,進一步發揮社會信用體系事中事后監管的作用,將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的結果納入失信經營者和駕駛員聯合懲戒備忘錄,通過建立行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強化對行業服務質量的考核和運用,促使整個行業服務質量的提升。
加強行業監管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部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功能,做好與各網約車平臺以及各城市自建平臺的技術對接,為實施有效監管提供技術手段。同時計劃會同工信、公安、網信制定多部門聯合監管工作流程,建立聯合監管工作機制,通過部門間的信息共享與互聯互通,形成監管合力,使得行業市場秩序更加有序。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