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專家李剛和王麗梅談行業文化與品牌建設
近日,在由中國道路運輸協會主辦的道路運輸行業文化與品牌建設經驗交流會議上,原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剛、中國道路運輸協會會長王麗梅結合會議主題,詳細介紹了在道路運輸行業打造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文化品牌的歷史沿革、現實狀況和未來圖景,并深入闡述了道路運輸行業文化與品牌建設工作的重要性、發展方向、著眼點與落腳點、主要抓手等內容,是下一步行業做好文化與品牌建設工作的重要參考。
◇不忘初心 久久為功
李剛表示,交通運輸部十分重視行業精神文明和文化品牌建設,多次提要求作部署。2010年,部提出在全行業打造10大文化品牌,創建100家示范單位,培養1000名先進典型。按照部的要求,各地積極推進行業精神文明和文化品牌建設工作。2015年初,部總結篩選了十大品牌,道路運輸行業的青島交運“情滿旅途”,連云港新浦汽車總站的“雷鋒車隊”,保定客運總站“郭娜陸地航空班”三大品牌位列其中。
李剛指出,多年來道路運輸行業在品牌建設上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和中央的部署、部里的要求、行業的期待,實際上還有相當的差距。這條路還很長,需要堅持在幾個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做好建設工作。
要堅持正確方向,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提升行業軟實力為目標,結合各自企業的實際,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升企業文明程度,提升企業發展軟實力,樹立好交通形象。
創建工作要務實。文化品牌的建設,無論對企業還是對行業都是重要的事情,而且比較復雜。很多人長期從事道路運輸行業相關工作,也花時間精力去研究精神文明工作,但是文化是什么,行業文化是什么,文化品牌是什么,很難用簡單的幾句話說清楚。但說不清楚并不妨礙踏踏實實做事情,把行業文化品牌建設抓實、落實、落細、落小。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曾經提到,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在姓資姓社的問題和爭論上,即使一時間說不清楚,也必須朝著改革開放這個方向做事,抓經濟建設不動搖。目前,交通運輸部正在專門立題研究文化品牌建設,研究范圍怎么界定、概念怎么表述清楚等問題,但這不妨礙我們按照小平同志所說的,把事情先做好。
創建工作要落實,要有抓手有目標。一是發展文化建設,企業要積極進取,推進轉型升級。道路運輸行業尤其道路客運業,面臨其他運輸方式快速發展而行業遇到發展瓶頸和難題的這一局面,需要開動腦筋,按照中央的要求,發揮行業自己的積極性,借助優勢搞好企業的轉型升級。通過企業文化的發展建設,促進企業的經營發展。搞品牌創建,應該用唯物主義方法。搞好企業轉型發展,讓企業有發展有效益,就有精力、有能力更好地發展企業文化品牌。文化品牌做好了,反過來又對企業發展有促進作用。所以在品牌建設上,首先要考慮企業發展問題,不要形成兩張皮。
二是誠信文化的建設。要落實好國務院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的相關要求,以信用立企。信用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建國初期曾經提出過建設信用體系,但后來因為計劃經濟體制等原因沒有做成。后來隨著市場經濟建設和完善,在2002年,中央十六屆三中全會重新提出信用體系建設。目前,隨著市場經濟建設的完善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的日期臨近,中央提出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并且要求更加明確,全國上上下下、各行各業都在建設信用體系。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企業要向做出理想的企業文化,沒有信用做支撐是不可想象的。
三是和諧文化的建設。和氣為貴,和氣生財,經濟越發展,競爭越激烈,就越需要對內對外的和氣。對外,很多企業拿出了自己的和諧形象,以“情滿旅途”為代表的各種品牌為載體,體現了行業的和諧和精神面貌;對內,在國家提出創建和諧勞動關系后,很多企業積極開展工作,在這方面做出了成績。因此可以說,對于文化品牌創建,和諧是重要的一環。
四是服務文化的建設。交通運輸行業是服務行業,怎樣體現服務精神是關鍵。無論是總結“雷鋒車”50多年的經驗,還是推廣“郭娜陸地航空班”服務經驗,都體現出了很好的實踐和探索。二十多年前,“情滿旅途”憑借著過硬的服務能力,在一定范圍內做出了影響力,時至今日,隨著傳播不斷發展,全行業乃至全社會都能通過這一品牌體現出的服務意識、服務水平和服務精神,感受到到行業在企業文化品牌建設方面的感染力。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