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運輸:呼喚科學合理的分工
當下道路客運業應該特別關注自己所處的位置,關注能夠提供服務的周邊,就是其他運輸方式在發展過程中的市場表現以及對道路客運將產生的潛在影響。大力地呼吁和倡導在綜合運輸體系當中,客運領域做到合理分工、配合有序,目標是為人民群眾提供長期持續、可選擇、可優化的客運服務。
從目前觀察,綜合運輸體系中的旅客運輸服務,運輸價格的比價關系存在著同質化的傾向。尤其是在城市間客運服務上,鐵路、民航、高速公路客運沒有形成一種理性的、科學合理的客運分工局面。運價比價不合理是最直接的因素。不能忽視各種運輸方式在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組織管理中,資本屬性運用和投資回收原則的差異,但至少應該有一個指引,希望研究部門進行研究,政府作出規制,形成各種運輸方式在各種不同的條件下,有所遵循、有助于形成各種運輸方式運輸有序、互相配合的局面,否則必將嚴重削弱道路客運這些年來在客運領域形成的優勢,使得道路客運的轉型升級更加困難,使得道路客運面臨著優勢喪失、經營萎縮、服務衰減的風險。
從道路客運自身的轉型升級來看,應該雙輪驅動。一個輪子是鞏固發展優化現有的道路客運服務,另一個輪子應該是更加關注道路客運的上下游,積極主動做好各種運輸方式道路客運的銜接配合,并且拓展與道路運輸相關的產業,比如旅游業。通過這樣一些積極的探索,尋找道路客運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從而達成更好服務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的需求。反之,如果民航和鐵路在城際間特別是短距離高密度投放、低價運營,長期持續并且不斷深入,道路客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沒有招架之力,只能且戰且退,這樣的競爭會加劇社會總成本的上升,無益于形成綜合運輸體系中客運領域的合理分工和有序配合。
運輸體系中的五種運輸方式,各有經濟技術特征,不同的經濟特征是可以分析出比較優勢的,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是保住一種運輸方式在一個領域內的優勢,而不是犧牲別的運輸方式,讓一種運輸方式在其經濟技術特征并不具備優勢的領域,以運輸價格為競爭方式,損害另一種運輸方式。
運輸價格在我國是有條件做合理比價安排的。我國有“國航”“國鐵”,道路運輸是充分市場化的,但道路運輸價格恰恰是受著地方物價部門的嚴控,使得道路運輸部門沒有辦法在有可能創造利潤的時候創造利潤,承擔責任時承擔責任,并且道路客運多年來一直擔負兜底的重任,民航運不了的,鐵路運不了的,政府多年來要求道路運輸來兜底,哪怕一個乘客也要派車送回家。運價多年來也是有控的,控制得還相當嚴格。這個角度看,道路客運雖然是市場競爭模式,但有一定的公益屬性,是政府對它的服務要求有一定的公益屬性。反觀鐵路、民航,基礎設施政府投資、運營政府投資,政府也應該有條件對他們的運價進行干預,促使他們和道路客運形成合理的、分工的比價局面。如果沒有這樣的安排,任由它們不斷地擴大運輸范圍,擴大運輸服務領域,不斷在不是他們優勢領域的地方擴大規模,道路客運勢必萎縮。如果各種運輸方式依照自己的資源自由生長,有一天融合時,社會將付出高昂的代價。現在是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的關鍵階段,重視客運領域的運價問題,市場的邊際問題,實現合理分工和互相配合,為公眾提供可選擇的服務,這是當務之急。
同時要呼吁取消班線客運的管制。結合道路運輸當前的實際來看,部分管制已經形同虛設,應當盡快清理。如果仍然存在,只能是制約守法企業經營活動的靈活性,那些非法運營根本不管這些政策,政策管制約束也起不了作用。如果管運輸企業,就要管非法營運,不管非法營運,同樣也別管運輸企業,不如就取消了。
◇轉型升級:傳統行業會比風口上的豬飛得更遠
道路客運應該在比較優勢領域深耕細作,從目前來看主要是中短途,或者點線面。過去行業更多的是“線”,現在更多的是“面”,從“面”上發力,據此來思考運輸服務的鋪陳,可能更有效。其他運輸方式不做改變的情況下,民航肯定是點對點,鐵路兩點一線,必須沿著鐵軌走。道路客運必須研究怎么從鐵軌上下來。道路客運企業家應該琢磨“車頭向下”,如果死盯著和鐵路并行的運輸線路,行業沒有任何的競爭優勢,必死無疑。可如果能下來就不同了,可以到縣城、到鄉鎮,可以趁著旅游業大發展的趨勢,拓展站運游,使客運站的組織功能、運輸的能力優勢,與旅游景點、與批量的旅游需求結合起來。過去做的包車客運就是雛形,下一步拓展旅游業,就是從火車軌道上下來的重要領域。所以,道路客運如果有條件有能力保持住傳統優勢的局面是最理想的,如果保不住,必須開拓新業務,主動為行業分憂,為國家分憂,保持住行業的服務規模,換個形式來保住。現在要大力拓展道路運輸傳統優勢領域與其他領域,有一天各種運輸方式客運服務回歸理想局面的時候,就是行業重振雄風的時候。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倡導推動骨干會員企業主動擔負行業責任、社會責任,組建站運游服務聯盟,就是基于這樣的理論目標、出發點和落腳點的一次特別重要的實踐。這個實踐如果成功了,將為更多的企業服務,大企業建立起來了,為眾多中小企業服務,提供新路子、新渠道、新方法,也給處于困難的道路客運人增加一份信心。多年來運輸安全管理經驗是寶貴的財富,如果運輸企業通過聯合搭上技術進步的快車,那就是讓傳統產業長出翅膀,會比風口飛起來的豬飛得更長更遠。
◇運游聯盟:為生存和發展一戰
今天的道路客運企業家應該行穩致遠,抬頭看看今天的局面,看看競爭的過程中的優劣勢,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全國旅游集散中心聯盟是個新生事物,它的產生是行業自我更新的一種境界。這些大企業日子過得沒問題,但為什么協會號召大家這么做,因為協會看到了未來的機遇和挑戰。2014年至今的道路客運百城百站數據每年以7%~10%的速度持續下滑,壓力巨大。在這種形勢下,倡導聯盟實際上是尋求出路,道路客運企業可能踏出一片天,協會支持大企業把這個嘗試進行下去,取得實效,從而服務更多的中小企業,給行業轉型升級提供新鮮的、可供參考和復制的經驗。
全行業在困難的時候應該關注聯盟這一次實踐,雖然艱難,但是極具價值,不僅要在行業發展理念和實踐方面有突破,還應該有道路運輸行業跨界經營服務面臨困難的心理準備。一是要研究和遵守國家旅游行業的法律法規,二是要用道路運輸服務全社會的視角看我們要投入的旅游行業,研究旅游行業對于道路運輸服務供應商的需求。針對旅游行業的需求,做出有別于傳統運輸服務的改善。三是要積極關心本區域道路客運發展的狀況,關心聯盟在站運游大膽探索實踐中,對于自己企業發展過程有借鑒意義的成果,積極地投身到聯盟的推動中來。我們投身到新的追求、新的服務領域,也許艱難,也許鳳凰涅槃。為了生存發展,我們必須一戰。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