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現數字監管 切實增進服務體驗
2019-06-26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準確把握實現運輸服務數字監管的總體要求
運輸服務數字監管,就是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數字化運輸管理和服務體系,通過各類信息系統上下連通、前后銜接、內外融合、建用并舉,再造運輸業務管理鏈、運輸產業生態鏈和運輸服務供應鏈,圍繞業務管理數字化、組織運行協同化、行業監管精準化、服務體驗優質化、狀態感知可視化,構建全領域覆蓋、全鏈條協同、全方位監管、全天候服務、全要素集聚的現代化運輸服務體系。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推進運輸服務數字監管的總體思路是:立足“一聚焦、三釋放、五轉變”,著力構建“五大體系”,重點抓好“七大系統”。“一聚焦”,就是聚焦加快實現數字監管、切實增進服務體驗,堅定不移推進運輸服務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三釋放”,就是釋放數字化對運輸服務保障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釋放數字化對運輸服務領域“放管服”改革的支撐、引領、帶動作用,釋放數字化對運輸服務共享經濟的孵化、培育、賦能作用。“五轉變”,就是推動監管制度從被動適應向主動引領轉變,監管手段從人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監管重點從事前審批為主向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轉變,監管格局從單一治理向協同治理轉變,監管效果從應對需求變化向注重服務體驗轉變。著力構建“五大體系”:
一是圍繞再造信息“生態鏈”,著力構建數字化基礎支撐體系。實現運輸服務數字監管,首先要對人、車、戶等全要素,從事前許可到事中事后監管全過程進行數字化改造,打造運輸服務信息“生態鏈”,這是數字監管的基石。
第一,夯實全要素數字化監管基礎。抓住證件管理這個“牛鼻子”,加快推進道路運輸證件電子化,統籌推進在線電子證件和卡式電子證件應用,既從根本上避免證件偽造和信息篡改,有力保障數據質量,也能進一步暢通許可、檢查、執法等環節,促進信息互通和業務協同。聚焦運輸組織這個“關鍵點”,加快推進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集裝箱多式聯運單證電子化,為實施動態監管、聯網監管創造有利條件。
第二,延伸全過程數字化監管鏈條。堅持以應用為導向,加快推進部門間、行業內信息系統資源整合共享。在部門間,以國務院部署“互聯網 監管”系統建設為契機,加快建設覆蓋國、省、市、縣的“互聯網 監管”系統,重點加強與公安、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生態環境等部門信息共享和監管協查,強化跨部門聯合監管,構建運輸服務“大監管”格局。在行業內,以運政系統為基礎,整合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監管、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交通運輸行政綜合執法等信息系統,為實施全過程、閉環式監管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圍繞用好獎懲“指揮棒”,著力構建數字化信用治理體系。我們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統一部署,加快推進運輸服務信用治理體系建設。
第一,在信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重點修訂《道路運輸駕駛員誠信考核管理辦法》《道路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管理辦法》,改進完善信用記錄、信息公示、等級評定、分類監管等相關制度。推動出臺出租汽車行業失信市場主體及其有關人員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研究制定在“兩客一危”領域開展聯合懲戒的政策措施,為實施信用監管提供制度保障。
第二,在信用信息歸集上下功夫。以道路運輸信用信息系統建設為契機,既要整合行業內行政處罰、執法檢查、服務質量投訴、安全生產事故等信用信息,全面歸集到全國道路運輸信用信息系統;也要加強與相關部門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完善行業企業和從業人員“一戶式”信用檔案,夯實信用監管的數據基礎。
第三,在獎懲機制建設上下功夫。在行業內,圍繞閉環監管,進一步建立聯合獎懲發起、響應、執行、反饋機制,形成部省兩級聯合獎懲對象清單、措施清單和成效清單;在部門間,圍繞協同監管,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制度作用,針對網約車等具有多重身份屬性和跨區域經營特點的新業態,開展多部門聯合激勵與懲戒,真正形成事前信用承諾、事中信用監管、事后信用獎懲的全鏈條信用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