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王麗梅副會長談“專車”和出租車服務
2015-01-16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近期,以"專車"服務為導火索引發了多地出租汽車集體罷運,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可以說互聯網打車軟件成為攪動出租汽車行業的"鯰魚",由此帶來更多關于出租汽車行業發展的思考:"專車"服務是否合法?如何更有效地打擊"黑車"?如何促進出租汽車轉型升級、提升服務?如何準確把握出租汽車在城市交通中的定位,破解打車難?這些問題中,不僅有多年遺留下來的老問題,更有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新問題。為此,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麗梅就出租汽車服務和"專車"服務等熱點問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麗梅告訴北青報記者,"專車"這樣的打車軟件在很多國家引發過討論,情況不同。在印度,由于發生過一些惡性事件,目前已經被叫停。
王麗梅認為,"專車"就像是"游醫","游醫"可以給偏遠地區的人治病,但是無從醫資質、有風險,所以需要打擊和規范。"專車"可以給人們帶來方便,但是沒有依法取得許可,不合規范。
王麗梅說,最近各地發生多起大學生失聯事件,有的涉及命案,這些大學生打車,可能是在路邊攔車,也可能是通過軟件,無論通過什么方式,他們乘坐的車都是沒有營運資質的,這樣發生意外就很難追責,而且發生事故保險如何賠償也沒有很明確的規定。"目前還沒有公司對這些有明確的規定,沒有公司公開表示他們的車取得了營運許可"。
近期,全國多地都出臺了嚴打"專車"的規定,將專車納入"黑車"的范圍。然而,"專車"較一般的黑車而言,辨識度較低,乘客也很難承認,打擊起來具有困難。王麗梅認為,打擊"專車"一方面是規范市場,更重要的是保護消費者的安全,乘客應該明白這一點,積極配合。
既然打擊"專車"如此困難,為何有關部門不直接叫停打車軟件呢?對此,王麗梅認為,互聯網只是一種工具,應當依法依規用好,而不是應當有人用它犯罪就要封殺,就像許多詐騙利用互聯網進行,但是打擊的是詐騙,而不應是互聯網。
王麗梅表示,如何利用互聯網給人們帶來更多方便,還需要法律規范,立法需要有一個過程。如果車輛希望參與運營,應當依法取得許可,使"專車"合法運營。
--摘自2015年1月7日《北京青年報》"專車"屬非法運營 北京嚴查私家車用打車軟件拉活
王麗梅認為,打車軟件和叫車平臺沒有根本的矛盾沖突,都是預約服務的一種新形式。打車軟件如果能夠為道路運輸系統提升服務品質發揮有效作用的話,這個服務就是一種進步。
"出租車不同于公共交通,從技術經濟特征這個角度來看,公共交通的大容量為更多需要出行的人士提供服務,當然屬于公共服務,而出租汽車是為有特殊需要的人士服務,則顯示了其屬于帶有公共服務屬性的一種特殊服務。"王麗梅認為,出租車是介于公共交通和私家車之間、帶有公共產品性質、為獨立的個體提供服務的一種產品。"出租車這樣的經濟特征意味著任何一個國家和社會都不可能把它當作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的方式和方法。"王麗梅稱,出租車在能耗、占用城市道路的狀況方面都指向他只能為特殊人群服務。隨著交通擁堵、尾氣污染等城市病的出現,政府也在思考出租車的服務模式--由傳統的招手停車模式走向預約模式,通過建設一個平臺來引導消費向預約的方向延展。
王麗梅表示,預約是一個平臺,比如嘀嘀打車之類的打車軟件,就是在政府號召預約打車的背景之下產生的一種新興的預約技術。柏拉圖曾說,在不損害大多數人的權益同時,使一部分的人福祉得到增進,那就應該視同進步。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成果,如果能夠為道路運輸系統提升服務品質發揮有效作用的話,這個服務就是一種進步。王麗梅指出,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依賴于手機服務,打車軟件的產生帶來更多的還是優點,只要大家慢慢形成預約的習慣,就可以減少很多城市病,政府也是樂見其成的。
"有些人愿意打電話、有些人愿意網上預約,有些人喜歡手機預約,只不過是叫車形式不同而已。"她說:"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任何一種技術進步可能在某一方面發揮的功能會比較高,也可能會有負效應,社會要做的就是要把正效應強化起來,負效應漸漸地消除。"王麗梅認為,只要解決打車軟件技術應用過程中的一些負面的東西即可。"這就強調技術應用到行業當中的競爭要有度,一項技術給行業提供的服務最后的效果就需要政府部門和行業進行逐步跟蹤評估,包括服務的提供商也應該進行評估,這樣才能夠揚長避短。"王麗梅說。
--摘自2014年4月2日《新華網》王麗梅:打車軟件和叫車平臺沒有矛盾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