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運繼續站上“互聯網 ”的風口,網絡購票進一步成為主流。不僅是火車票、飛機票,汽車票的預售也逐步從線下轉為線上。記者從蘇州汽車總站獲悉,本輪春運只有半數不到的旅客是在窗口排隊買票的。不過短短兩三年,互聯網 春運”就完成了從蹣跚起步到“攻城略地”的壯大;盡管還有爭議和吐槽,但“互聯網 ”在春“運期間的主角地位已經確立,因為它實實在在讓老百姓的回鄉之路更加坦蕩……
創新的“互聯網 公路”
超五成蘇州旅客線上購回鄉票
“您好,我是‘巴士管家’上面買的票,可以直接進站嗎?”1月30日下午1點半,一名戴眼鏡的男性旅客從人群中探出一只手機詢問檢票人員。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他把手機交給檢票人員,對方用設備輕松掃了一下屏幕上的條形碼,驗票完畢。
這位男士提到的“巴士管家”是蘇州汽車客運集團官方的一款手機購汽車票軟件。對方表示,這是他頭一回使用移動終端購買汽車票,很方便,“我前天買了今天下午1:45從蘇州開往泰州的票,十分順利,軟件系統精簡易懂,還能在線查看余票數,另外支付方式也比較齊全。”
實際上,今年春運期間已有不少旅客采用上述方式——手機購票來進站乘車,如果再算上互聯網訂票的人群,線上占比已超過50%,其中網絡訂票20%、手機APP為30%。
蘇州汽車客運總站副經理劉靜告訴記者,從春運啟動至今的情況來看,隨著互聯網訂票的普及,車站的窗口壓力得到了明顯改善,相反的,通過自助設備取票、購票的旅客越來越多,為此他們特意增加了設備數量,避免供不應求。
記者了解到,自助取票設備方面,目前汽車北站有12臺,汽車南站有10臺,火車站北廣場站和吳中汽車站均為2臺,而自助售票機則是汽車北站18臺,汽車南站10臺(售票機包含了取票功能)。
從大部分旅客的習慣來看,網上購票后換取紙質車票的還是占了大部分,一方面手里拿著紙質車票比較定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報銷憑證。
“我們建議旅客多使用手機購票,其次才是官網預訂。”劉靜說:“手機購票后可以直接掃碼進站,但網站購票還需要記錄下票號和密碼,通過人工輸入的方式過檢,效率不高,也容易出錯。”當然,網站的功能會繼續完善,手機端購票卻是大勢所趨。
目前,蘇州客運集團的這款“巴士管家”已可購買江蘇、上海、廣東的所有車站車票,年后可覆蓋至浙江、安徽等省,全國聯網也只是時間問題。
記者還了解到,春運期間汽車站部分班車發班時間相對較早,汽車南站、汽車北站從今天起24小時開放候車室,并提供空調及開水服務。另考慮到2月3~6日為客流高峰,兩大車站還會采用憑車票提前30分鐘進站的限流措施,希望旅客能夠理解。
遞更的“互聯網 鐵路”
孩提之年的“12306”正愈發成熟
鐵路運輸永遠是春運的重頭戲。“12306”作為鐵路部門唯一的官網手機購票客戶端,于2013年12月上線試運行,于是2014年春運可以說是“互聯網 鐵路”的開始。
從網絡系統到購票驗證碼,2年多來“12306”一直被廣大網友吐槽,但不可否認它的服務功能在遞進,版本內容在更新。包括:2014年12月,“12306”推出的2.0版本簡化購票操作、改善支付體驗,并增加了車次、票價、代售點及起售時間等查詢功能;2015年5月,“12306”將安卓版升級至2.1版,優化各類問題。
“我記得最早鐵路‘12306’只能網站購票,并且網絡特別差,訂單申請后還要排隊等著付款,遇到春運的關口還不要急死人啊?”鄒小姐是一位“85后”,回憶起手機購票的“襁褓期”,她可以吐一整天的苦水,“我那時不光要給自己買,還得幫同事們搶,壓力特別大,有時還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
她告訴記者,推出手機客戶端之后,遇到同事求幫忙買票的,自己就建議對方下載手機客戶端,再授人以漁,久而久之大家對網絡購票開始習以為常,“用手機購票最方便的地方,是沒有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只要你手機有網絡,就能隨時查看車票信息,購票、改簽、退票一個手就能完成。”
今年春運期間,鄒小姐用“12306”手機客戶端搶到了一張回老家成都的動車票D636次列車,2月5日走,不過是從上海虹橋出發的。
2月5日是春運高峰,要是換在沒有“互聯網 ”的從前,她首先需要向單位請一天假,接著起個大早跑到離家最近的售票窗口排隊。由于成都屬于熱門方向,票源緊張且供需不平衡,萬一沒買到,她只能繼續請假排隊,或換別的交通方式回家。鄒小姐說,“這畫面想想就挺嚇人的。”
上海鐵路局蘇州站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蘇州地區去年春運通過網絡買票的旅客約六成,今年接近八成,其中用手機購票的呈現上升趨勢。
這位負責人表示,手機購票的占比增多,說明移動端在功能和服務上正在逐步取代電腦端,改簽、退票、查詢(含車次、票價、余票信息等)一應俱全,“關鍵現在大部分人的手機使用的是4G 網絡,在網速上甚至比普通的寬帶還要快,尤其在春運搶票期間具備一定的優勢,受到年輕人群的喜愛。”
不過,考慮到仍有一部分人群并不能熟練掌握互聯網訂票系統,鐵路方面務必會保留和完善傳統的窗口訂票、電話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