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讀者,增強時政性、可讀性。這幾年,按照司領導指示和社領導要求,雜志在時政報道和紀實報道上狠下功夫,增強現場感和立體感,改變文風,讓讀者身臨其境。及時跟蹤各地道路運輸新聞事件,特別是有當地政府領導參與、對當地有重大影響、對其他地區有借鑒意義的事件、活動等,盡早予以刊發。結合行業重點工作和讀者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數字說話,用讀者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明顯增強,在時效性、可讀性等方面有了進一步提高,收到很好的效果,很多文章引起了基層運管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強烈共鳴。
貼近時尚,提高設計裝幀水平。今年雜志設計外包給專業設計公司,盡管代價昂貴,但是求得設計裝幀更精美,視覺效果更突出,這也是值得的。
4.講人才,加強編輯和通訊員隊伍建設培養,提高行業宣傳水平。一支高素質的編輯、通訊員隊伍是雜志立足市場、開拓進取的核心競爭力。為了建設出素質高、業務精的編輯隊伍,雜志社一方面積極招聘選拔人才充實編輯隊伍,形成了老中青結合、專業知識互補的編輯隊伍。另一方面,倡導編輯走出去,加強業務學習和鍛煉,深入基層實地采訪,培養年輕編輯成為多面手。比如,今年3月至5月,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組織走進基層黨支部記者蹲點采訪活動,編輯部派骨干編輯獨立采訪并完成3萬字稿件,分別在人民網、紫光閣和本刊等媒體發表,并榮獲中直機關黨工委表彰。派記者深入采訪山西、吉林等地發展經驗和成就,專題報道產生了很好效果。在組織策劃和采訪過程中,當地編委和通聯發行站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溝通信息,協同策劃,幫助挑選先進典型,提供各種便利,雜志社深表感謝。
優秀的通訊員隊伍,不僅是提高雜志質量的基石,也是道路運輸行業宣傳的寶貴財富。近些年,雜志社加大對通訊員的培養力度,努力建設一只熟悉行業、愛好寫作、熱心行業宣傳的通訊員隊伍,為行業培養、儲備人才。2011年9月,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成功舉辦了2011年度行業骨干通訊員培訓班,130多位通訊員接受嚴格正規培訓,受益匪淺。幾年來,廣大通訊員不僅奉獻了一些高質量文章和精美圖片,為提高雜志質量、促進雜志發行、擴大雜志影響做出了貢獻,而且在所在單位行業宣傳中發揮了骨干作用。去年,在第一屆全國交通運輸好新聞評選活動中,本刊"來信答復"欄目獲得二等獎,本刊通訊員王成立、王運慶、孫啟生等同志的佳作獲得一等獎和三等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通訊員的實力和水平。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