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建設交通強國戰略。道路運輸作為交通運輸業的重要領域,在服務綜合運輸體系發展、促進交通運輸服務國計民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前,道路運輸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會出現各類矛盾和問題,需要我們對形勢做出清晰的判斷,對發展趨勢做出正確的認識。
一是道路運輸服務綜合運輸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當前,國家高度重視各種運輸方式綜合效率的發揮,著力打造現代化的綜合運輸服務體系。道路運輸業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多,傳統業務受到其他運輸方式的競爭,必須主動轉型、融合發展,道路運輸未來的價值體現在服務綜合運輸的效果,也決定著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的成敗。
二是道路運輸服務公眾社會成就輝煌但需要改革。道路運輸作為多種運輸服務方式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種,為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但當前公眾社會對道路運輸服務需求已發生根本性轉變。原來“走得了、運得到”的服務需求已變為多樣化、品質化、個性化、專業化的服務要求,與道路運輸供給端專業領域發展不平衡、有效供給不充分形成鮮明對比,這與行業內部長期形成的矛盾累積和外部需求變化密不可分,亟需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發展。
三是道路運輸業態正在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方面國家加大對民航鐵路的投入,道路運輸先發優勢逐漸喪失;另一方面,資本和技術不斷涌入道路運輸行業,新業態對行業既有業態影響巨大。兩方面因素促生出行業發展進程中的矛盾,而且程度不斷加深,尚未達到平衡,道路運輸正在經歷量變意義上的重新洗牌,在達到質變的平衡和充分前,行業內傳統企業自身運營模式、服務方式及服務內容面臨挑戰。本著合作與學習精神,增加公眾社會需要的服務品類,提升自身及供應鏈服務品質,創立公眾社會認可的服務品牌,是道路運輸在變革過程中需要采取的策略。
四是行業的健康穩定是改革進程的重要影響因素。變革觸動改革,改革將側重公平,政府將在統籌考慮、劃出紅線的前提下鼓勵道路運輸企業與其他運輸方式更多地開展合作,同時探索發展新業態服務模式,以求可持續發展。部分道路運輸企業會在短時間內無法快速適應和應對變革,企業、從業者受到沖擊,舊秩序被打亂新秩序尚未建立之前,行業的穩定成為我們在自身積極轉型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的因素。
五是行業未來的發展將隨政策創新而出現新變化。今后政府對行業的管理邊界將更加清晰,在管制放松的同時鼓勵行業創新發展,行業也將在政府政策有控的基礎上與其他方式業態融合發展。多元利益主體將在行業發展進程中各自扮演重要角色,市場化的選擇、專業化的服務將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行業主體出現分化,專業分工將更加細化,服務模式也將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而變化,各專業領域龍頭企業與眾多“小而美”企業合作共贏局面將逐步形成。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