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農赴黔南
1975年3月,經上級黨委決定,沈陽市第一運輸公司的150名同志,連同54輛汽車,赴黔南執行運磷任務。消息一傳開,車隊里頓時歡騰起來,工人們紛紛報名參加。也有人認為,貴州高原山高水險彎路多,除了上坡就是下坡,這么多汽車“甩斗”去貴州,既不安全,正常生產任務也要受影響。車隊黨總支帶領大家認真學習毛主席關于“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和“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的重要指示。認識到,到貴州運磷,是為了落實毛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加速農業學大寨步伐;支援農業是公交部門的光榮政治任務。青年司機郭景芳原定在去年結婚,因為去勝利油田等地執行任務而兩次推延婚期。聽說車隊到貴州運磷,他想:支農是大事,個人的婚事應該服從大事。小郭同未婚妻一起,征得雙方家長的同意,再次推延婚期。然后,他愉快地奔赴了貴州。
上世紀70年代遼寧省專業運輸公司貨運車隊
四五月份的黔南,映山紅開遍了山坡,山區里春意盎然,但是路卻險峻難行。有的地段,路旁的石壁像刀削一樣,另一邊則是深溝險壑。千難萬險阻擋不了工人們為農業運磷礦石的雄心壯志。他們通過參觀婁山觀和遵義會議舊址,紅軍的大無畏英雄主義氣概,給了運磷同志很大鼓舞,增強了完成任務的信心。
一天早晨,剛一推開門,天就開始下雨,四班長王雙貴把同志們召集在一起,交代了安全工作注意事項后,汽車頂雨出發了。大雨中的山區,云霧迷茫,黃土公路像抹上了一層糨糊,滑跐溜的。同志們緊握方向盤,謹慎地向深山挺進。風吼雨急,一陣電閃雷鳴,忽然嘩的一聲,公路旁陡峭的山幫堆瀉在公路上,擋住了汽車的去路。望著這擋路的“石老虎”,班長王雙貴跳下車來,看著大家說:要清路,沒帶工具;調頭回去,勢必耽誤運肥。怎么辦?進,還是退?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