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湘運”
2015-05-21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湘運”是一個老品牌。
那是在機構變更動蕩的1967年,當時省運公司全稱為“湖南省汽車運輸公司”,實行的是全省統一管理,統收統支,企業內設專線電話、內部油庫。車輛統一調度,物資統一分配。下按經濟區劃設立分公司,分管車站和車隊,車站除經營客貨運輸外,還憑車輛出發站填發的行車路單為司機免費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
所有車輛的車門上都噴有“湖南省汽車運輸公司”字樣,其字模均由省公司統一刻制下發,由分公司派專人逐車噴印。當年,文化大革命風起云涌,撤并機構是當時的時尚,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湖南省汽車運輸公司先后被改為湖南省交通郵政運輸公司、湖南省陸運公司、湖南省交通運輸公司等。這一頻繁改動導致車輛噴印省公司全稱嚴重滯后,甚至各地剛噴印部分車輛新名稱,又接到變更名稱的新文件,使得各地無所適從,出現了管理上的混亂,影響了企業的運輸生產和經營管理。
我當時作為業務科主筆,負責這方面文件的起草,為了解決這一實感頭痛的現實問題,決心跳出車輛噴印企業全稱的傳統框框,從湖南簡稱“湘”這一觀念出發,根據省屬從事專業汽車運輸企業而擇其“運”,“湘運”就這樣誕生了。
當時全省的車輛調度機構是:省公司設總調度室,分公司設調度室,縣級以上車站或樞紐站設調度組。凡跨地區運行車輛必須報總調度室,區內運行車輛報調度室,縣內短途運行車輛由調度組掌握并報調度室。由于當時車輛編號不一,在逐級報告車輛運行計劃時,在車號前還得加車輛駐地簡稱和客、貨車種,造成記錄速度慢而效益低。為解決這一問題,對全省客貨車輛實行了統一自編號碼的設計:由6個或7個數碼組成為車輛自編號碼。根據當時在全省范圍內設有80多個車隊(不包括中交六公司駐湘的6個車隊)并考慮未來發展,同時有客車隊、貨車隊、客貨混合車隊的情況,其自編號設定為:在按分公司劃定駐地車隊編號的前提下,前3個數為車隊編號,中間數“0”表示為客車,“1”表示為貨車,后面2個數為車輛號碼(超過100輛車的車隊用3個數組成)。如078045和078187車號,一看就知道這是某地78車隊的車輛,為客貨混合車隊,045為客車的45號車,187為貨車的87號車。調度上報運行計劃時只要一報車號就知道是哪個地區的車,是客車還是貨車。
當這個文件下達落實后,“湘運”系統的凝聚力大大增強,只要是“湘運”車的事,就沒有不幫的!要是誰的車在路上拋錨了,路過的司機一定會停下來問一問是什么問題,要不要幫忙。
記得70年代初在常北線修枝柳鐵路時期,曾發生件不值得歌頌但顯示“湘運”人團結就是力量的事:鐵四局是修枝柳鐵路的主力軍,當時在常北線跑的建材車輛幾乎全是鐵四局的。某天,有點霸道的鐵四局車與湘運一輛貨車在慈利路段發生糾葛,雙方車輛越聚越多,各幫各方,矛盾越鬧越大,其中還有數輛“湘運”客車也停下來助陣,一時間就要打架了,突然間只聽鐵四局一司機喊:快走,“湘運”車多人多,我們搞不過他們!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湘運”企業對湖南國民經濟建設所作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單上繳省財政的利潤最高年就達5800萬元,居全省企業上交利潤的第三位。“湘運”領導層外出開會坐上賓,在社會活動中作為“湘運”職工總感無限榮光和自豪,在運輸服務中涌現出大量的優秀車站、車隊和先進個人,為文明之窗增色,為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湘運”早已是社會公認的知名品牌!
然而,就在1987年機構改革中,省屬“湘運”企業被改為14個地市“湘運”公司,職工感到別無選擇的迷茫,等待著改革的深入發展,有的將“湘運”改為“欣運”,有的改為“龍驤”,有的改為……把“湘運”這一品牌給砸碎了!
前不久,我們一些老同志前往株洲市湘運集團考察,當車開進株洲市,從看見“湘運路”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深刻感受到那種濃烈的湘運情結之風撲面而至,親切感油然而生。
據株洲湘運集團董事長朱遠東介紹,株洲湘運集團2001年扭虧為盈,2002年,集團躋身全國二級道路客運企業行列;2003年榮登“湖南省優秀企業”金榜,并在全省交通運輸行業率先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論證。2006年12月19日,朱遠東摘牌,株運集團由國有改制為民營后,企業通過6年多的運作,員工集資的本錢全部歸還了,還連續4年為員工每人漲工資306元,增長幅度達25%,實現了國家、企業、職工三不損害原則,達到了“陽光改制,和藹發展”的目標。
株運集團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效益越來越好,但企業領導層卻一直堅持不拿年薪,和職工一樣領取基本工資。由于朱遠東的寡欲律己,大大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主人翁意識。朱遠東十分重視對員工的教育、培訓和素質提高,特別是在構筑企業文化方面獨辟蹊徑,他編著《老子(道德經)》一書,將傳統文化和現代企業管理的緊密融合,并親自傳授,以此揚善揚德,以此改進管理。員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凝聚力越來越強,企業充滿活力,他因此被授予“2009年度中國交通企業十大杰出管理人物”稱號、“第六屆十大企業管理創新人物獎”。2010年1月,株運集團和朱遠東個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被中國民營企業家協會授予“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和“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稱號。并成為中國民營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株洲湘運集團的社會影響越來越大,聲望越來越高,株運集團辦公樓所在地的XX路已在當地居民投票的基礎上。由政府有關部門確認改為“湘運路”,株運集團還將“湘運”品牌報經省商標局注冊認證,成為名符其實的省級品牌。
那些還保留“湘運”品牌的公司中,是株洲湘運集團在發展中第一個驗證了“湘運”品牌的價值所在,這是“湘運”人驕傲。可以肯定,“湘運”這一品牌價值會越來越大,影響會越來越廣,走這一品牌發展之路,必將引領運輸企業發展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