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到家門口 鄉親盡開顏
2015-10-23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我的家鄉是江蘇省泗洪縣金鎖鎮喬莊村,坐落在風景瑰麗的金陳河南岸,村莊被連綿的樹林環抱。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通往小學的路真是太難走了!那是一條簡易的土路,崎嶇不平、坎坷難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給人們出行造成諸多不便。
經濟的發展要以良好的交通條件為基礎。過去,很多地方因交通閉塞,致使良好的自然條件沒有被充分利用,豐富的農副產品運不出去,羊腸小道將它們與“騰飛”隔絕。如今,水泥路、柏油路通到咱門口,客車開到咱村頭,農村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村里的特產優質農產品運出去了,農民的腰包鼓起來了,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位老百姓的臉上。一輛輛客車來往于村巷、街頭,那悠揚的汽車嗽叭聲,縈繞在每一位老百姓的耳邊,讓每一位出行的人都喜笑顏開。客車滿載著老百姓的歡聲笑語,走進鄉鎮,走向城市,給每一位出行的老百姓帶來了便利。
近幾年來,泗洪縣實施了“村村通”硬化路和“村村通”客車工程。在實施“村村通”工程中,全縣廣大交通干部職工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和汗水,是他們用堅實的雙手架起了一座座大橋,是他們灑下辛勤的汗水筑起一條條四通八達的水泥路、柏油路。隨著“村村通”硬化路工程的實施,農村公路里程快速增加,道路等級穩步提高,形成了以國道、省道干線公路為骨架,以縣、鄉道為網絡的四通八達、鄉鄉貫通、村村相連的農村公路交通新網絡。到目前,全縣公路里程已達2454公里,公路密度達88公里/百平方公里,宿宿淮鐵路穿境而過,結束了泗洪縣不通火車的歷史,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全縣道路的通行能力,有效改善了農民群眾的出行條件。
在實施“村村通”硬化路的同時,加快村村通客車的進程,村村通客車與村村通硬化路同步進行。2012年,泗洪在蘇北率先全覆蓋開通鎮村公交車。目前,泗洪縣農村客運運營線路已達到90條,鎮村公交車155輛;城鄉客運車輛達到291輛,全縣的23個鄉鎮所有行政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客車,真正實現了全縣“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車。交通暢通帶來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有力地拉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從泥濘小道到砂石公路,再到瀝青、水泥公路,路的形態在變,農民的思想意識也變得活躍了,生產生活方式更文明了。金鎖鎮喬莊村96歲的村民朱發信有切身的感受,他說:“過去村里的路不好,想講究也講究不成,現在路修好了,村里人也開始穿上锃亮的皮鞋了;過去下雨下雪出不了村,就在家里喝酒、打麻將,現在就是下雨下雪也能外出做生意了;過去步跑或騎自行車,現在是家家戶戶買了電動車、摩托車,有的還買了小汽車;過去只見村民進城逛世界,現在城里人也開始下鄉感受田園風光,體驗農家樂。”
“以‘蘇北-皖北交通樞紐,構建大交通走廊’為總體目標,建立‘連江通海’的綜合交通網絡,打通泗洪與周邊的地區的快速通道。這是我們交通人在新常態下,實現‘四海戰略’的最好的舉措。”泗洪縣交通運輸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慶說。如果把村村通水泥路、柏油路比喻成纏繞在鄉村間的音符,那么交通人則是這些音符的譜曲者和彈奏者。相信交通人一定會彈奏出更加美好動聽的樂章,繪畫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