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服務,鞏固優勢地盤。隨著國家大部制的改革,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必然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幾種運輸方式必將統籌規劃、合理分工、有效銜接。道路客運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所為是指只能在1000公里內,特別是500公里內開展經營,通過優質服務、高檔次車輛、高密度的班次贏得旅客的認可和選擇。如西安到延安高速公路客運,全程338公里,道路客運應該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但自從去年鐵路動車開通后,道路客運旅客分流嚴重,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是西延高速通暢情況不好,因車禍、天氣原因時不時堵車,加之車流量較大,行駛緩慢。二是運輸企業在經營管理上還存在問題,應對市場變化的措施不夠,服務水平有待提高。隨著西延高速二通道的建設和道路的逐步通暢,通過調整經營思路、提高服務水平,道路客運還是應該具有一定的優勢和競爭力。
有所不為是指要逐步考慮退出已開通的沒有競爭優勢的超長班線,把主要精力放在1000公里以內的線路上,將優勢線路做精、做好。
開拓新領域,實現新突破。應該開動腦筋,拓展思路,培育新的市場領域,既為社會做貢獻,又為自己增加效益。一是開展旅游客運,近年來國內需求暴增,陜西又是旅游大省,省內游、西安周邊游都極具市場。截至去年底,陜西省僅有旅游車1850輛,還不及西藏的一半。搞好規劃、做好協調,管好市場、有序投放,旅游客運大有發展空間。
二是提供包車客運。當下廠礦企業、大專院校、政府機關很多都有自己的通勤車,但他們畢竟不是專業的,而且需要配置管理人員、駕駛員,還要考慮購置、維修,特別是操心安全。道路運輸企業可以借鑒第三方物流的做法,成立專門的包車公司,專門為單位職工上下班、會議接待、驢友登山等提供服務。既可購買新車,也可以收購經營期限到期的班線車和旅游車,一方面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減少“黑車”的存在。
三是搞好城鄉客運。近年來,農民的收入不斷增加,生活不斷提高改善,農村人員的出行需求增長很快,從今年的春運中可以看出,因此,大力發展區域性的城鄉客運一體化是新的增長點,政府、行業、企業都應該去積極探索實踐。
總之,道路客運面臨的新情況應當引起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管理部門、運輸企業都要樹立“大交通”的理念,調整思路,積極面對,為建立綜合運輸體系分好工、履好責,讓道路客運健康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