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网/欧美在线资源/a级片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国产不卡 - 成人日韩在线视频

歡迎回來!登錄免費注冊

公交都市創建讓百姓出行更滿意

2016-02-15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T|T
  2012年交通運輸部啟動公交都市創建活動以來,各地積極踐行“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理念,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公交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穩步提升。經過三年努力,37個公交都市創建城市共有公共汽電車運營車輛35萬標臺,占全國總量的55%,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線路92條、運營里程2793公里,分別占全國總量的97%和96%。公交專用道長度達到3540公里,占全國總量的51%,快速公交(BRT)運營里程達到1500公里,占全國總量的54%;公交車平均進場率7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約11個百分點。第一批公交都市創建城市順利完成中期任務,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城市公共交通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主要成效體現在三個轉變上:一是從“被動適應”向“主動引領”轉變。即從過去公交服務被動追隨城市出行增長需求,轉變為通過打造公交走廊、綜合樞紐,主動引導城市空間布局和用地調控。二是從“部門行為”向“政府行為”轉變。即公交發展從過去“就公交談公交”的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主導的市長工程,形成政府搭臺,多部門密切協作、相互配合、統籌推進的新格局。三是從“具體項目”向“全面推進”轉變。即從過去公交發展注重于單一項目建設,轉變為公交投資、用地、路權等全方位、立體式實施優先戰略。
  >
  城市公交優先發展理念得到新提升
  各地將公交都市創建確立為民生工程,把城市公交優先發展確立為城市政府發展理念,成為各級政府的共識和行動。從省級層面看,北京、河北、天津、內蒙、寧夏等10多個省份出臺了關于城市公交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推動公交優先的政策措施,加大對公交都市創建城市的支持力度。從城市層面看,各城市充分發揮城市人民政府的創建主體作用,把公交都市創建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予以重點推進,建立了市領導牽頭負責、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創建工作機制,研究解決了一大批制約公交發展的突出問題。濟南、廣州、南京、長沙等城市人民政府還印發了加快公交都市創建的專項文件。
  >
  城市公交政策保障體系建設實現新突破
  各相關省份和創建城市圍繞公交優先理念,注重以政策制度創新激發城市公交發展內生動力,出臺了很多內容實在、含金量高的政策意見。山西省政府將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列入綜改試驗區建設范疇,出臺的《支持省城太原率先發展若干措施》把公交都市作為重點支持項目。哈爾濱市制定出臺了《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管理規定》,要求在規劃建設大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時,必須配套建設公交場站,并與項目主體工程實現“五同步”。南京市委市政府3年內先后出臺有關公交優先發展的相關政策30余個,全面覆蓋公共交通法律、投資、財政、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等各個方面,為公交都市創建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保障。
  >
  城市公交設施設備建設邁出新步伐
  各地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引進社會資本等方式,加快推進城市公交基礎設施建設和車輛更新,取得顯著成效。銀川市設置公交專用道124公里,信號優先41處;投資3.5億元建設綜合樞紐和公交場站15處。北京市3年共建成公交場站22處,完成了15處場站改造;共建成P R停車場40處,8000余個停車位;共設置公交專用道395.2公里,有效提高了公交車通行效率。深圳市建成新能源公交充電站86座,充電樁1389根,基本覆蓋全市10個轄區;開通新能源公交線路192條,形成新能源公交服務網絡。長沙市淘汰下線黃標公交車1000余輛,節能與新能源公交車占比80.7%;新增公交站場面積約10萬平米,基本滿足公交進站停保需求。鄭州市加快快速公交(BRT)建設,形成“3主41支”BRT網絡和全國首個“雙環雙快”的快速公交運營體系。南京、武漢、大連等城市相繼建設開通10余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公交走廊對客流的聚集效應日益凸顯。此外,各地相繼建成一批集城市公交、出租車、長途客運等多種運輸方式于一體的綜合客運樞紐,方便廣大群眾零距離換乘。南京市加快城市公交電動化發展,推廣應用新能源公交車2305輛、清潔能源公交車3181輛,共占公交車總量的67.5%。在2015年聯合國巴黎氣候大會上,南京市在全球94個城市提交的216個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全球城市交通領袖獎(C40城市獎)。獎項評委會認為,南京的成功給全球各大城市極大的啟發:即城市公交電動化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佳途徑之一。
  >
  城市公交行業服務質量躍上新臺階
  各地積極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品質,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調度、動態監控和實時信息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定制公交、商務快巴、旅游專線、社區巴士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務遍地開花,先進班組和模范個人不斷涌現。大連市針對不同出行需求,開通定制公交、社區巴士、地鐵商務快線、機場商務快線等多種形式線路,構建城市多層次公交出行體系。銀川市公交開展“亮牌評星爭先鋒”活動,先后涌現25個先鋒車組,189個先鋒個人,企業文明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深圳市在1000輛公交車輛上安裝無障礙導盲設備,并為視障人士配置手持終端,提供公交無障礙導盲服務。重慶市完成了511條線路、8545輛公交車上智能調度系統的推廣應用,實現了58條線路、1496輛車的WIFI服務覆蓋。西安市開通并優化公交旅游專線,重點旅游景點公交線路覆蓋率提升至87%,途經旅游景點公交線路185條,并較好實現了與軌道交通的“無縫接駁”。烏魯木齊市加快公交智能化調度與監控系統建設,實施“三級調度指揮”管理模式,國有公交車輛車載設備和車內視頻監控設備安裝率達到100%,乘客服務滿意度提升7個百分點。
  >
  城市公交行業改革創新取得新成效
  各地積極推進公交改革和模式創新,完善行業體制機制,探索實施公交票制票價動態調節、公共財政保障制度、公交用地綜合開發、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質量招投標制度等,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共交通綜合治理能力。北京市2014年底啟動公交票價改革,按照“公益公平、多乘坐多付費、適度政府補貼、保障運營安全”原則,理順公共交通票制票價體系,并建立了公交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昆明市積極推進“地鐵 上蓋物業”開發模式示范項目,在軌道1、2號線探索分層次設立土地使用權,創新軌道交通建設土地多層空間開發模式。深圳市構建公交服務指數及服務質量考核體系,提出覆蓋軌道交通、常規交通、出租車三種出行方式和步行、候車、乘車、換乘四大出行環節的30類、64項考核指標,并通過云數據匯聚評價全市公交服務質量,實現對公共交通服務及服務質量的監測及發布。同時,各地公交企業加快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不斷改善公交一線職工待遇,提升公交隊伍整體素質,樹立公交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長沙市政府2014年投入336萬元,專項用于公交駕駛員實習和上崗培訓,提升服務技能。

責任編輯:畢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