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好協會治理職能 推進運輸服務轉型發展
2016-12-19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運輸正處于發展黃金期論述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推進交通運輸轉型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部黨組的重大決策部署,更加積極主動服務運輸中心工作,推進運輸服務行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
充分肯定協會五屆理事會一年來的工作
第五屆理事會成立以來,在王麗梅會長的領導下,協會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服務功能日益完善,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一是在服務政府方面有了新的作為。協會積極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分別向部和海關總署報送了《我國加入并實施TIR公約工作方案》《關于加強TIR公約發證擔保機構建設的建議》等重要文件,為推動我國成功加入TIR公約提供了基礎支撐;積極聯合骨干會員企業,成功組織實施了“中蒙俄國際道路貨運試運行活動”,為推進我國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進行了有益嘗試;協會組織開展的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客運動態監測等工作,為制定規劃政策法規、做好春運工作等提供了支撐。
二是在服務行業上有了新的成效。協會代表行業組織,積極協調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成功爭取延續汽車客運站場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政策,為全面落實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創造了有利條件;鼓勵動員會員企業,參與組建冷鏈運輸聯盟、危貨運輸聯盟、接駁運輸聯盟和多式聯運聯盟,為提高傳統行業組織化集約化程度發揮了積極的組織作用;組織動員會員企業,成功主辦了第二屆全國汽車客運站務員技能競賽、中國綠色貨運行動等大型公益活動,為倡導行業主流價值觀提供了正向激勵。
三是在服務會員上有了新的突破。積極推進道路運輸企業等級管理制度建設,直接發展全國二級以上大型道路客貨運輸會員企業達900多家,覆蓋范圍和領域進一步擴大;積極推進行業品牌建設,持續開展“中國道路運輸百強誠信企業”創建活動,累計為1200余家道路運輸企業授牌,會員企業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積極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經商務部、國資委批準,協會成為首家具備道路運輸行業信用評價資質的機構,服務會員能力進一步提升。
>
更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治理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政府監管、行業自律、企業主責是現代化社會治理的基本要求。行業協會作為推進社會共治善治的重要力量,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們要從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關系、充分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的高度,更好地發揮協會的社會治理職能,著力構建政府、協會、企業共治的社會治理格局。
一是要切實理順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的關系。去年7月,中辦、國辦印發了《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要以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為契機,進一步理順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的關系。今后凡是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都要交給行業協會去管;凡是社會能自主解決的、市場機制能自行調節的、行業組織能自律解決的事情,一律交由行業協會去做。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是大勢所趨,但脫鉤不等于脫管。協會要主動與相關部門建立新型合作關系,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主動作為,成為“政府可信任、行業可依靠”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一些重大改革的關鍵時刻,要本著“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企業、服務社會”的宗旨,主動作為、搶先發聲、高出一籌,為推動相關政策落地,打造公平的營商環境,發揮積極的作用。
二是要健全完善行業自律機制。協會要依托道路運輸行業信用評價資質,科學設計評價指標體系,有序開展道路運輸行業信用評估工作,將評價結果納入商務部“全國企業信用查詢系統”,為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和運輸企業開展業務提供權威依據。要逐步建立行業自律機制,對違反自律規約的企業,實行警告、通報批評、公開譴責、取消會員資格、向有關部門通報等懲戒措施,形成協會與政府、市場、社會共同發力的約束懲戒機制。
三是要不斷加強協會自身建設。行業協會要健全工作機構,完善工作制度,加強專職工作團隊建設,打造一支職業化、專業化工作隊伍。要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加強協會基層基礎和基本功建設,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理念新、工作實”。要創新工作方式,實行開門辦會,打造中國道路運輸年會等重大活動載體,推出一批拿得出、叫得響的活動品牌,不斷提升協會凝聚力和影響力。
>
更加積極主動地服務運輸中心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三五”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要抓住這一時期,加快發展,不辱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更大作用。協會要深刻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運輸正處于發展黃金期論述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推進交通運輸轉型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緊緊圍繞部黨組的重大決策部署,更加積極主動服務運輸中心工作,推進運輸服務行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