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网/欧美在线资源/a级片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国产不卡 - 成人日韩在线视频

歡迎回來!登錄免費注冊

城市軌道交通五十年跨越發展

2019-12-26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T|T
  ◇加快完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體系
 
  近年來,交通運輸部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匯全行業力量和智慧,以切實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為目標,完善體制機制,健全法規標準,創新管理制度,強化技術支撐,夯實安全基礎,提升服務品質,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可靠、便捷、舒適、經濟的出行服務。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們圍繞《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的意見》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定》,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制定了風險隱患、安全評估、行車組織、運行維護、應急演練、客運服務、質量評價等方面的9個規范性文件,以及4個配套文件,基本構建起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制度體系,行業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制度。在制度建設過程中,我們把握了以下原則:首先,進一步理清了風險和隱患的關系,明確了風險管控措施弱化、缺失或者失效將產生隱患,風險分級管控是主動預防,隱患排查治理屬事后控制。其次,在此基礎上,按照系統部件、作業環節等為劃分單元給出了將近400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過程中的主要風險,基本涵蓋了主要風險點。比如,車輛系統按照車體、內裝和車鉤,轉向架,空調,車門、制動系統、牽引系統與輔助電源,受電弓與受流器等部件列舉了近50個風險,之所以將風險梳理細化到設施設備部件層級和崗位操作層級,是為了使風險管控責任能夠有效落實到各崗位和各班組,風險管控措施能夠細化到維護工作單元、崗位關鍵操作步驟,隱患排查工作能夠融入班組、崗位日常工作。同時,我們還出臺了行車組織、客運組織和服務、運行維護管理等政策制度,明確有關工作要求,為運營單位制定風險管控措施提供基本遵循。最后,從排查發現安全隱患、問題整改落實,及時補強和完善風險管控措施,補充新認知風險,并將風險管控措施及時修訂到運營單位的相關管理制度、作業標準或應急預案,形成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的閉環,有效防范風險升級導致事故發生。
 
  建立第三方安全評估制度。第一道防線,是建立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制度,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方可投入初期運營,是新線頒發“出生證”的依據。規定了新線載客運營必須具備的安全底線和基本條件,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從單系統功能核驗、系統聯動功能測試、運營準備考核等3方面嚴把新線運營入口關,嚴防“帶病運營”“缺陷上線”。當然,現實中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的線路并非“完美無瑕”,還會存在諸如出入口、車輛段、線路配線甩項,設備系統服務功能未實現等現象,但底線是不能影響安全和基本公共服務,可以投入初期運營。第二道防線,是建立正式運營前安全評估制度,通過正式運營前安全評估方可投入正式運營,是新線頒發“健康證”的依據。新線經過至少一年以上的初期運營后,通過負荷加載和客流檢驗,一些深層次問題相繼暴露。此時,再由第三方專業機構對該線路進行“健康檢查”,全面審視甩項工程是否處理完畢、運行是否安全可靠、安全風險點是否全部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等。通過正式運營前安全評估的,表明該線路存在的問題都已經處理完畢,可辦理固定資產移交手續,線路轉入正式運營。第三道防線,是建立運營期間安全評估制度,定期對運營線路進行“專家體檢”,作為衡量日常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運營期間的安全評估制度的評估對象為線網,不再僅僅關注單線問題,重點圍繞網絡化運營、運營險性事件整改、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情況等方面開展,評估內容從“蜻蜓點水”轉為以問題為導向。過去的安全評估,不管有病沒病,從頭到腳都進行會診,看似面面俱到,實際上受到評估周期、評估人力等限制,針對性不夠、浮在表面,評估結果不解決問題。我們提出要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安全評估,由專家全面回溯運營單位發生的險性事件、安全隱患等問題,對問題的原因、處置過程等進行“解剖麻雀式”的全面會診,評估針對性強,能更好發揮專家的專業能力,促進運營單位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內外兼修”提高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服務水平。針對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不規范、客運服務工作不完善、乘客不安全不文明行為多等問題,一方面,從加快提升企業“內功”角度,出臺了《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辦法從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全過程,明確了客運組織的具體要求;覆蓋乘客進站、購票、乘車、換乘及出站等等出行全鏈條,明確了客運服務相關要求;同時辦法規定了影響運營安全的10類禁止性行為,以及影響秩序的7類約束性行為。近期,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北京青年報等多家媒體關注和報道,從目前社會反應來看,大家普遍支持這些措施,認為對于改善出行環境、提升出行體驗、建設文明社會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從第三方機構等外部評估的角度,出臺了《城市軌道交通服務質量評價管理辦法》及配套技術規范,從乘客滿意度、服務保障能力及關鍵運營指標3個部分開展,促進運營企業不斷提高運營服務水平。
 
  加強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日常監管。2015年起,我們陸續組織各地開展了行業運營安全交叉檢查,作為我們日常的監管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交叉檢查,一方面,看看大家有沒有準確把握文件的要求,有沒有針對性修訂完善本單位內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作業標準,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體系有沒有真正得到有效落實。另一方面,通過交叉檢查繼續發現問題,出臺新的制度標準,對已發布的制度標準不適用的地方進一步修訂完善,持續健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體系,引導行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當然,交叉檢查也是相互學習借鑒,促進各城市加強交流的好形式。
 
  強化保障體系建設。首先,頒布實施了部令《城市交通運營管理規定》,加快推進《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條例》。同時,積極指導各地加強立法工作,目前全國39個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有26個城市出臺了地方性法規,21個城市出臺了地方政府規章,其中10個城市同時出臺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其次,強化技術標準規范對安全和服務的保障和引領作用,以保障建設質量和安全運行為重點,初步梳理形成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標準體系,目前,已發布《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范》等標準規范22個。
 
  持續推進隊伍建設。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設立了一批行業研發中心,組建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專家庫,為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優質服務、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組織開展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培訓班和關鍵崗位職業技能競賽,促進人才成長,為行業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本文為劉小明副部長在2019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發展論壇上的講話,標題為編者所加。)
第 2/2 頁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畢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