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市情實際 注重民生民意 全面改進提升交通運輸服務
2013-11-27 來源:交通運輸部
打印 字號:
T|
T
哈爾濱是黑龍江省省會,是全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位居第二的特大城市。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我市立足市情實際、注重民生民意,堅持交通先行、交通惠民、交通引領,提高了交通運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堅持把交通先行做為推進新戰略基礎工程。2010年,我市實施"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新戰略,市委、市政府把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實施新戰略的基礎工程先行推進。三年多來,累計籌集和投入資金 470億元。新建、改造干線公路5條,城市出口路7條,農村公路4503公里,城市內道路572條;新建跨江大橋3座、綜合客運樞紐和大型公交換乘樞紐4座。大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我市新戰略的順利實施和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堅持把交通惠民做為改善民生重要內容。面對人民群眾對交通出行服務的新需求、新期待,我市大力實施交通惠民行動。三年來,通過加快軌道交通建設,推進公交線網拓展優化,加快新區公交通車,加快農村客運網絡化發展,加強智能交通建設,推行"統一人員著裝、統一服務規范、統一車容衛生、統一車輛標準、統一外觀形象"的"五統一"管理措施,有效提升了交通運輸服務百姓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和水平。我市地處高寒地帶,冬季長達半年,市委、市政府把保障百姓溫暖出行做為重大課題,大力實施暖庫停車、暖車運營、暖室候車和暖心關懷公交駕駛員"四暖工程",并開展"千名干部下基層、服務百姓冬季出行"活動,使廣大市民在冬季出行中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三是堅持把公交都市做為城市發展引領模式。去年,哈爾濱市被確定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首批創建城市。我市確立了"推進城市公交發展方式轉變,建立以公交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形成以公交為主體的暢通、高效、安全、環保、公平、和諧的城市交通體系"創建思路,全面啟動實施"六大行動工程"。一年多來,通過"五同步"措施,將公交基礎設施納入城建項目統籌開發,推動建設新型公交場站53座;建成公交地下車庫8.8萬平方米,維修保養基地1.24萬平方米;開辟、調整公交線路32條;實施城郊客運線路公交化改造20條;新增、更新公交車輛2593臺;開通運營地鐵一號線。啟動西客站、民生尚都地區TOD建設示范區和哈南地區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試點項目;推出中心城區差別化停車收費政策;強化以公交優先為主導的城市緩堵保暢措施,使公交運營保障和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公交引領城市發展作用日益突出,城市環境面貌在"公交都市"創建過程中,發生了日新月異變化。
下步,我們將結合哈爾濱實際,認真學習貫徹《關于改進提升交通運輸服務的若干指導意見》,進一步改進提升交通運輸服務。
一是強力推進"公交都市"建設。按照 "公交都市"創建要求,進一步完善資金、土地、法制、宣傳、市場運作、組織領導"六大保障機制",深入推進"六大行動工程"。強化規劃調控,發揮公交引領作用。以安全快捷、及時可靠、服務優質為重點,提升公交服務品質,把公共交通打造成最舒適、最體面的出行方式,實現"公交都市"創建目標。
二是強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針對 "大城市、大農村"二元結構突出特點,發揮交通運輸在統籌城鄉發展中的引領支撐作用。分階段、分層次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加快提升農村客運普遍服務能力,繼續推進條件成熟地區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逐步實現城市公交城區和郊區全覆蓋。
三是強力推進運輸網絡化服務。建立緊密型站企聯盟和站車聯盟;加快城市配送體系建設;抓住哈爾濱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設和哈西客運站投入使用契機,在多式聯運和公鐵客運"零換乘"體系建設上取得突破。
四是強力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加強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完成"兩客一危"車輛安裝行駛記錄儀和監管平臺建設;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試點建設,重點實施低碳公路建設、清潔能源車輛推廣、公交優先發展、交通智能信息技術、建立低碳公眾信息平臺"五大工程"。
我市將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實化工作抓手,推動交通運輸服務不斷改進提升,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