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4萬多輛出租汽車,6萬余名出租車駕駛員。也許在這支龐大的出租大軍中,楊紅梅和閔進明并不怎么起眼,但在上海強生出租汽車公司里,他們卻是的哥、的姐們追崇的兩根“標桿”。這不僅因為他們兩人是勞模駕駛員、是五星級駕駛員,也不僅因為他們的生意比別人做得好、鈔票賺得比別人多,而是因為他們有一顆真誠為客的心。
楊紅梅:把乘客當成自家人
來自崇明的楊紅梅曾操著一口濃重的口音,不會普通話、不會上海話一度成為她“做生意”的障礙,甚至還曾遭人白眼。但楊紅梅就是不泄氣,她克服困難練好了上海話、普通話,甚至還有簡單的英語。如今,帶著微笑的普通話成了她的服務招牌,每一位乘客都能感受到那真誠且溫暖的笑容。
楊紅梅的工作照
楊紅梅的服務訣竅就是把乘客當成自家人,“年長的當成自己的父母,年紀相仿的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年紀小的當成自己的孩子,自然就叫得出口,笑得出來了。”“阿姐,請問你要到哪里去?”“爺叔,請坐好!”熱情真誠語言總是讓乘客倍感溫暖,再挑剔的乘客坐上了楊紅梅的車都會感覺心情舒暢。
2011年4月中旬,楊紅梅成為公司第一批服務世博駕駛員。由于世博車的座椅寬度和高度都增加了,這使得楊紅梅的特色服務“每趟回頭看后座失物”無法進行,于是她想了個妙招,在車內右前方安裝一枚小鏡子,后座上的情況在鏡中一覽無余。5月30日深夜1點左右,楊紅梅接送了兩位女士從13號地鐵馬當路出口去中山南路西藏路。車到目的地后,楊紅梅照例提醒乘客不要遺忘物品,兩位女士不以為然地說:“我們什么東西都沒帶。”但是,楊紅梅從小鏡子里看見后座上有一個小小的亮點,當即叫住已下車的兩人。經查看,原來是其中一位女士的白金手鏈滑落在后排座位上。這位女士拿著手鏈又是感激又是慚愧。
世博會期間,上海氣候多變、雨水多。細心的楊紅梅想到許多外地游客不熟悉上海的氣候,一旦碰到臨時下雨很是麻煩。于是楊紅梅自己掏錢購買了100件簡便雨披放在車上,以備乘客雨天急用。7月11日上午,楊紅梅接上3名外地游客,快到達目的地時,瓢潑大雨傾注而下。楊紅梅見3人都沒帶雨具,便一邊開車,一邊安慰他們。等到達后,她拿出雨披交給乘客時,3名外地游客由衷得發出贊揚之聲,連連稱贊上海的“的姐”服務周到。世博園路線復雜,楊紅梅做足觀博功課,場館布局、場館特色、進出口路線、售票時間、館內船、車、隧交通等了然于胸,儼然成了一位“世博通”,更成為一名世博會的編外咨詢員。為3位外國游客規劃參觀路線;幫助兩位行動不便的老年乘客買票,再送到綠色通道口……楊紅梅熱心周到的服務感動了許多中外游客。
其實她的熱心腸由來已久。2005年,楊紅梅曾送乘客到浦東愛心敬老院,她發現敬老院地處偏僻、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周圍很難叫到出租車,老人出行十分不便,于是她立即走訪敬老院,向老人們發上自己的名片并告訴他們有求必應。楊紅梅將這一情況匯報給公司,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楊紅梅發動班組建立了“愛心助老班組”,承諾老人們用車隨叫隨到,節假日免費用車,此后,班組成員慰問看望老人就成了家常便飯。楊紅梅服務做到家,老人們心里樂開花。
責任編輯: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