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科技創新,不斷釋放創新驅動原動力。隨著自動駕駛、新能源等技術不斷涌現,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要加強面向交通運輸現代化戰略需求的基礎前沿和高新技術研究,密切跟蹤全球科技發展方向,聚焦關鍵核心技術,結合重大工程建設,加快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著力在新材料、新裝備、新能源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提高行業自主創新能力。要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智能綠色制造技術、現代能源技術、海洋和空間先進適用技術等研發和應用,加快發展高鐵、高技術船舶、新能源汽車等裝備和產品,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交通運輸生產能力。要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改革,推進協同創新,加強產學研結合和技術成果轉化,加大交通運輸領域引才引智力度,最大限度釋放交通運輸創新活力。
二是加快組織管理創新,積極培育行業發展新動能。近年來,智能制造、“互聯網 ”、分享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給行業發展帶來深刻影響。我們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廣泛覆蓋、高效連接等特性,解決傳統產業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中間環節多等問題,以旅客便捷出行、貨物高效運輸為導向,全面推進“互聯網 交通運輸”行動。要依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切實做好新舊動能轉換、新舊業態融合,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采取包容創新、審慎監管的態度,綜合考慮各方利益訴求,釋放更多政策性紅利,推動行業加快轉型發展。
三是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步伐,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是衡量交通運輸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要堅持以發展智慧交通為主攻方向,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堅持以信息化驅動交通運輸現代化,推動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智能終端等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深度應用,推動交通運輸傳統產業向自動化、智能化轉變。要圍繞智慧城市的建設,加快交通基礎設施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改造,推動智能運輸裝備的發展,不斷提高交通運輸服務的機動性、安全性、可達性和經濟性。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做好行業安全生產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在交通運輸工作中切實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既要多辦貼近民生的實事好事,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更要高度重視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當前,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形勢仍然十分嚴峻。特別是公路惡性交通事故多發頻發,鐵路、水上交通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橋梁和隧道工程事故不斷出現,民航領域事故征候時有發生,這些暴露出行業安全生產基礎工作仍然較為薄弱。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任何時候不能馬虎、松懈。天津港“8·12”爆炸等事故殷鑒不遠,教訓絕不能再用鮮血和生命去驗證。
我們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安全紅線是發展必須堅守的底線。要針對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面臨的嚴峻形勢,進一步強化紅線意識,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要求,不斷織密織緊行業安全生產責任網,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責任清單、權力清單和督查清單,履職盡責,落實行業監管責任。
二是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要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全面摸清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推進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快遞等安全隱患專項治理,堵塞安全漏洞。要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健全安全投入、激勵約束等機制,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得更加扎實有效。
三是強化安全生產基礎建設。要加快推進安全防控體系建設,準確識別安全風險,采取有效措施防控風險。要加大安全基礎設施設備投入,加強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切實提高安全應急保障能力。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建設新成效推動交通運輸事業新發展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全就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決心和歷史擔當。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落實好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體現在黨組領導經濟工作之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努力把黨的理論優勢、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引領和促進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穩定的強大力量。
一是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堅持圍繞核心聚力、向黨中央看齊,各項工作都要從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動。要認真落實黨中央經濟決策部署,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議大事、抓大事,不斷加強和改進交通運輸工作,進一步把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落到實處。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以《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為遵循,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和嚴明政治紀律規矩為抓手,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要把強化黨內監督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程,認真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聚焦監督執紀問責,有效運用“四種形態”,開展巡視“回頭看”,推進部屬單位巡察工作,支持各級紀檢組織開展工作,著力扎緊制度籠子,減少權力尋租空間,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二是持之以恒抓好作風建設。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是政治問題。要深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使作風建設落地生根、成為常態。要聚焦“四風”,以嚴的態度、嚴的措施狠抓懲治“四風”問題。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真正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把本領體現在“能干事”上,把目標鎖定在“干成事”上,提振精氣神,激發新狀態,展現新作為。
三是加強干部人才隊伍建設。事業發展,干部是關鍵因素,人才是第一資源。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當好先行。要突出抓好干部隊伍能力建設,加大全行業干部教育培訓、交流鍛煉力度,不斷提高干事創業能力。要大力實施“人才強交”戰略,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有影響力的行業領軍拔尖人才,不斷提升人才隊伍素質。
四是提升行業軟實力。要深入細致地抓好行業宣傳和思想文化工作,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講好交通故事,提升服務形象。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活動,建立完善交通運輸行業文化體系,培育文化品牌,樹立先進典型。要大力弘揚和發展“兩路”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進一步展現新時期交通人的風采。
同志們,新時期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充滿新希望。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振奮精神,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切實抓住和用好黃金時期,努力開創交通運輸事業新局面,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