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可納涼 冷可取暖 渴了有水 餓了有餐——新疆石河子:充電站內建設5個“司機之家”打造暖心服務港
2025-06-23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文:楊晨 劉連海
本刊特約記者楊晨 通訊員劉連海新疆石河子攝影報道 6月20日下午,一輛大型平板貨車身“背”一座全新的板房緩緩駛入高新區鄰里中心充電站,工人們在烈日驕陽下揮汗如雨,順利完場吊裝作業。由新疆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以下稱:師市)交通運輸局、天富集團天源燃氣公司在市區充電站內配套建設的首個“司機之家”落地,構筑起新能源汽車充電用戶暖心的服務港灣。
石河子市海元榮金屬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國紅彬在作業現場介紹,鄰里中心充電站“司機之家”的板房完全根據充電站整體面積需求定制,外墻為金屬雕花板材料,內墻選用集成板為主材,聚氨酯封邊,集成板吊頂,長8.5米,寬3.5米,約3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0人在“家”歇息,造價在5萬元左右。
“司機之家”建設是交通運輸部會同中華全國總工會在全國持續推進的一項“暖心工程”。今年4月以來,師市交通運輸局、總工會、黨委社工部、天富集團天源燃氣公司按照師市黨委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決策部署多次展開調研座談,充分聽取充電用戶意見建議,切實服務和解決新能源電車用戶戶外充電的困難和問題,遵循因地制宜、充分整合利用現有公共資源原則,精心選點布局,先期在高新區鄰里中心、市民中心、西三路綜合能源補給站、64小區充電站和航空港打造5個“司機之家”。其中,4個為新建,西三路綜合能源補給站“司機之家”為利用原有站房改建,航空港“司機之家”主要服務沿線大貨車司機。這5個“司機之家”構筑起輻射整個城區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的服務矩陣,努力改善出租車、大貨車等充電用戶的工作條件,切實增強這一群體的從業獲得感和職業歸屬感。同時,也為其它充電群體提供貼心服務。
據了解,在推進“司機之家”建設過程中,師市以出租車、大貨車司機需求為導向,兼顧社會服務功能,突出功能性和實用性,讓“司機之家”具備充電、休息、餐飲、健康運動、如廁等基本服務,同時提供購物、手機充電、快餐、應急藥箱、無線網絡、閱讀、交流、培訓等與充電用戶相關的附加服務,基本滿足司機停車休息、補充精力的現實需求,切實提升“司機之家”的服務質效。
走進利用原有站房改建的西三路綜合能源補給站“司機之家”,整潔的環境、完善的設施讓人耳目一新。空調、手機充電、冰柜、電視機、飲水機、微波爐、餐桌、健身器材、圖書角、應急藥箱、衛生間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熱可納涼,冷可取暖。渴了有水,餓了有餐”,“司機之家”的建設,不僅讓司機群體休息有保障,還能降低司機長時間駕駛導致的行車風險,全面提升司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成為傳遞黨和政府關愛的“暖心之家”。
天富集團天源燃氣公司副總經理王玲表示,師市目前已建成55個充電站和653個充電樁,今年他們計劃新增29個充電站和450把充電槍,進一步織密充電網點。同時,還要主動承擔國企能源企業的社會責任,建好“司機之家”,進一步為出租車經營者、大貨車司機和其它新能源車輛提供周到細致服務,不斷提升企業服務品質,推動新能源汽車更新換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