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數是中學文化,甚至還有一部分是小學畢業,在就業競爭和生存壓力下,一些人特別是農民,選擇貸款買車跑運輸,他們是道路客貨運輸的主力軍,完成了多數道路客貨運輸任務。他們就是常說的個體運輸業戶,也是另類的職業駕駛員。他們另類,就是自己得管上管下,管生管死,風雨兼程,永不停歇;卡車就是家,家反而成了旅館,游離于家庭,游離于組織,游離于社會底層。個體運輸曾經是一種理想職業,但是早已成為昨日黃花,逐漸淪為艱辛謀生的手段。尊嚴勞動、體面生活是個體運輸戶的孜孜追求,養活自己,養活家人,實屬不易。
個體作業,天南地北,游離群體成了個體運輸戶生活的常態,正當權益保障及維護往往是玻璃狀態,一碰就晃,一擊就碎;風雨兼程一路顛簸,一車心酸,滿腔疲憊。低價再壓價,只有自怨自艾;防偷防盜,只有疲憊看守;挨罰挨扣,只有委曲求全;積郁成疾,只有向天怒吼。個體身份,個體職業,個體勞動,再加上大多來自農村,組織的貼心關愛和維護是那么遙遠,是那么難能可貴。
個體運輸是一種高強度體力勞動,天天緊張忙碌,身心極易疲憊,需要強大的自我釋壓能力,更需要行業和社會多份關注多份關愛。個體運輸戶星星點點,艱難地飄忽在四面八方,沒有組織擔綱,維權只有各盡所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聚沙成塔,互助互利,不僅有利于個體運輸戶經營競爭,幫助釋放心中憋悶,祛除心里陰霾;也有利于行業良性發展,團結互助,合作交流,助推提升議價等決定幸福的話語權;更有利于社會,組織是家,組織是港灣,組織是保障。
組織個體運輸戶成立互助體或者聯合體,真正發揮呼吁建議、溝通協調、維護維權、協同治理的作用,可能是改善個體運輸生存環境、促進道路運輸高質量發展的一種選擇。無疑,這種互助體或者聯合體,不能只做節假日的慰問者,既要錦上添花,又要雪中送炭,有為才有位。真心關愛指導,讓人舒心順氣,加入組織才有積極性;真正參與共治,讓人揚眉吐氣,參與活動才有價值;積極維護權益,讓人稱心解氣,同心同德才有基礎。組織團結起來僅僅依靠個體運輸駕駛員是不切實際的,更要依賴行業和社會的支持。沒有政府的首肯,沒有行業的扶持,沒有社會的支持,成立運轉這類組織就是一種愿望,就是一廂情愿。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