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秀站長周曉燕
2014-04-10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改變是艱難的。對于已形成工作慣性的車站員工而言,當時提出的“軍事化訓練”與“微笑服務”讓不少人難以接受,旗笛指揮還要挺胸收腹,累不累啊?不就是賣個票嗎,用得著一直微笑嗎,笑給誰看啊!對于員工的抵觸情緒,周曉燕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但她不動聲色,由她親自示范,先培訓班長,班長再培訓組員。邁出第一步總是艱難的,大家一開始放不開,文明用語不會說,規范動作不會做。不要緊,一遍不會,來第二遍,兩遍不會,再來第三遍,最多的一次,她手把手教了三十多遍,員工終于會了,周曉燕笑了。
一個多月后,改變在悄悄地發生。行車員在旗笛指揮時,常常有人駐足觀看,并由衷點頭稱贊,旁人眼中的肯定,讓行車員有了加倍的信心,整個行車班的精神面貌迅速改變,她們身姿愈發挺拔,哨聲愈發響亮,手勢愈發規范,成為站場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微笑服務開展沒多久,就收到旅客贊揚:“我跑過那么多車站,你們這的服務是最棒的!”“你們的微笑讓人很舒服。”旅客的肯定如同一劑強心劑,剛開始笑得別別扭扭的售票員,這下發自內心地笑了,并且笑得越發自信。當時就有售票員感言:“這一笑,跟旅客之間隔的那層玻璃好像都不在了,跟他們的距離也拉近了”。
就這樣,通過不斷深入化的培訓,車站員工的文明服務意識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被動到主動。“省級巾幗文明崗”、“抗雪救災,保障春運,旅客安置先進單位”、“嘉興市青年文明號”……掛在車站的那一塊塊獎牌,無聲勝有聲地詮釋著其中的點滴努力。周曉燕毫不掩飾地表示:“看到這些,我超有成就感!”
>
心中銘記:群眾無小事
旅客無小事。操作規范,微笑服務,讓旅客開心地來,順心地走。看到外地務工人員討不到工資回不了家,她提議在車站設立“溫馨通道”,先后資助近百位旅客順利回家。現在,她又構想在車站建立一個“旅客幫困基金”,用更加長效化的機制,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員工無小事。工作上嚴格要求,制度執行上一視同仁。但同時,她又彎得下腰,聽得進員工的聲音。對于員工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她總是虛心接受,認真分析,盡力給員工最滿意的答復。她還感觸頗深地說:“對員工的進步,一定不要吝惜肯定與贊美。”
周曉燕總是跟員工打成一片。大家有什么話都愿意跟她說,在看似閑聊中,她努力捕捉員工的生活思想動態,誰家有困難,她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誰生病住院了,她第一時間去探望慰問;誰因事要調休,她痛快答應,盡管因此要重做全站人員的調休表,但她樂此不疲。“員工的要求就是對我的信任,只要能解決的,就一定幫他們解決。”正是這種嚴中有愛的工作風格,讓車站的整個工作氛圍規范之中顯文明,嚴謹之中有輕松,分工協作又不失融洽。周曉燕動情地說:“現在的車站真是一個和睦友愛的大家庭,我愛這個家。”
>
軍功章:有他們的一半
在談到車站這個大家時,周曉燕始終是興奮激昂的;只有講到自己的小家時,她才顯露出遺憾:“我留給家人的時間太少了,從來都是家人在支持我,女兒想一起去旅游的愿望,我一直都沒有滿足過她們。”不是她不想,只是她不能。別人節假日最好玩的時候,是車站最繁忙的時候;她調休的時候,孩子們在上學。23年來,她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以公司優秀黨員的身份去九寨溝旅游了一次,來回5天,也是至今她享受過的最長休假。對此,她看得很開:“有得就有失嘛,我心甘情愿。”
而這一次,她終于可以“打破記錄”,到首都北京去。這個全國優秀站長的獲得者笑言:“真擔心找不到回家的路啊。”笑罷,她又正色道:“其實這個榮譽不光是我的,沒有公司的戰略決策,沒有領導的關心支持,沒有科室同事的協作配合,就沒有我的今天。這算是獲獎感言嗎?”她大笑:“算是吧,總之,這個榮譽不僅僅屬于我,而是屬于大家,軍功章里也有他們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