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利,一個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不普通的普通人,一個戰斗在客運戰線上的不平凡的平凡人。4月29日,2015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張國利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光榮稱號。這榮譽就是在一樁樁、一件件看似平淡的小事中孕育出來的。從業22年來,他把乘客當成自己的親人,把客運線路當成自己人生之路,他為企業節約燃油和車輛維修費達10萬余元,安全行車超過200萬公里。
>
“我更喜歡節油能手、愛車標兵這些稱號”
今年40歲的張國利,是河南省新鄉市新運交通運輸有限公司三分公司新鄉至濮陽客運線上的一名汽車駕駛員。1993年9月參加工作后,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事業的追求,他暗暗給自己定下了“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目標,二十多年如一日,把青春奉獻在他摯愛的崗位上,恪盡職守、誠實守信,用心把普通工作做得盡善盡美,用實際行動忠誠履行職責,真情服務乘客,積極弘揚雷鋒精神,受到了各界人士的交口稱贊。去年4月28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張國利勞模創新工作室”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他平時獲得的公司級榮譽更是不勝枚舉:優秀共產黨員、黨員示范崗代表、先進工作者、文明職工、節油能手、愛車標兵、星級駕駛員、乘客放心的駕駛員……雖然頭頂著眾多高規格的榮譽光環,但在張國利心里,更喜歡和看重的還是節油能手、愛車標兵、乘客放心的駕駛員這些稱號。他說:“我每天面對著各種各樣的人群,重復著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工作,我心里想的只是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務,如何做一名合格、稱職的駕駛員,讓乘客滿意,社會滿意。我要對得起這個崗位、這份兒工資,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是本,就是得再多的獎,再高的榮譽,這個本永遠都不能忘!不能丟!”
>
“干好本職是我的責任,我很享受奉獻的過程”
張國利是黨員示范崗代表,工作中他總是用最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保持黨員的優良作風和先進性,踏踏實實地干好本職工作。
2011年元月19日,濮陽市一家單位找到新鄉市新運三公司聯系包車業務。由于臨近春節,加之連續包車時間較長,用車單位對客車駕駛員的要求條件比較高,許多駕駛員都不愿意干,人員安排成了一大難題。張國利得知后,主動請纓,這一干就是近三個月。包車期間,行駛里程最長的一次是行車15000公里,兩個多月沒回家。用車單位過意不去,多次邀請張國利一起吃飯,但為了不耽誤客運任務,張國利總是婉言謝絕,草草地吃上一點工作餐就踏上了征途,有時時間緊了就拿方便面、餅干充饑。用車單位的負責同志無不感動地對張國利說:“什么地方的車我們都包過,什么樣的人我們都打過交道。別人都是盡量提條件,總是嫌招待不周,可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像您這樣品德好、技術精的好司機,坐您開的車平穩、舒服、安心,以后不管什么時候用車,我們都認定您這位師傅了!”
此后的兩年里,該單位用車都會“一根筋”地點名要張國利。如今,“開車學國利”、“包車找國利”已經成為所有和張國利打過交道的人們的共識,很多包車單位都搶著點名用張國利服務的車輛,他的出車任務總是排得滿滿的。
有人問張國利,別人都知道享清閑,你卻重活累活搶著干,難道你不覺得很吃虧嗎?他又是呵呵一笑道:“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干好本職工作是作為黨員應盡的責任,我愛我的崗位,我很享受在崗位上奉獻的這個過程,我覺得很快樂!”
提到家庭,張國利一臉愧疚。由于經常出車在外,張國利很少顧及到妻子和孩子,操持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了妻子一個人身上。他的妻子自嘲地說:“自打跟了張國利,我真是‘愛上了一個不回家的人’,但我心甘情愿、無怨無悔!我分享著國利的成績,感受著生活的甜美,我為他感到驕傲。”妻子對張國利的工作給予了最大的支持,成為他堅強的后盾,每次張國利出車前妻子都要千叮嚀、萬囑咐,提醒他照顧好自己,注意好安全。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妻子的那句“家里有我呢,你就放心吧”,促成張國利圓滿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出車任務。
>
“真心幫助身邊每一個人是我一直不變的追求”
把乘客當親人,傾情為他們服務,是張國利為自己制定的行業準則。在客運服務中,張國利是一個讓乘客滿意和放心的駕駛員,被大家譽為客運線路上的“活雷鋒”。
2014年2月6日,天降大雪。下午六時許,一名濮陽乘客急切地撥通了濮陽客運站電話,懇求轉告司機師傅,希望發往新鄉的末班車能延遲一會兒發車。原來,這位乘客接到家住新鄉的父親突患急病的電話,要他立即趕回新鄉,但由于時間緊迫和天氣惡劣,趕到濮陽站肯定會耽誤乘車時間,情急之下,他就打電話向車站救助。濮陽客運站的工作人員把情況告訴了張國利。聞訊后,張國利讓公司其他車輛把先來的乘客送走,自己則在末班發車時間過后,等候在發車位。將近20分鐘的時間里,又有十幾位因天氣突變耽誤了行程的乘客,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急匆匆地趕到濮陽客運站,看到發車位上的豪華大巴,他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感激的話語充滿了車廂。當求助的乘客冒著大雪最后一個趕到時,看著寒風中苦苦等候的張國利,感動的熱淚和著雪水滑落臉龐。
>
“車輛更新,技術也得更新,才能更好地發展”
張國利勤奮好學,追求上進,技術安全服務水平和職業技能在行業中一直都是最出色的。多年下來,張國利開的車修理費用總是最低,技術狀況卻總是最好的。按照正常行車消耗值計算,他為企業節約燃油和車輛維修費達10萬余元。
“讓旅客在平穩、舒適、安全的乘車旅程中得到享受”是張國利對自己行車標準的基本要求。二十二年來,他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從不開超速車、賭氣車,“安全重于一切”早已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憑著過硬的技術和良好的安全意識,張國利已安全行車超過200萬公里,從未發生任何責任事故和違章操作。
2014年1月7日,“張國利勞模工作室”成立了。這是新運公司正式成立的第一個勞模創新工作機構。工作室成立后,圍繞“弘揚勞模精神,培養創新意識;發揮典范作用,培育創新精神;抓好班組管理,培植創新能力;加強團隊協作,帶動隊伍建設;提升品牌形象,積極奉獻社會”的宗旨,以勞動模范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先進事跡做引領示范,以勞動模范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務實的作風促進工作開展,分別組織了員工思想教育培訓、勞模先進人物座談會、“學勞模、當先進、樹新風”宣傳教育、職業技能經驗交流、駕駛員職業技能和乘務員服務技能選拔賽、“一帶二”、“一幫二”結對共建等活動,積極營造“勞動光榮,勞模偉大”的工作氛圍。
“下一步,我們計劃建立員工教育培訓陣地,孕育管理服務創新的搖籃,搭建公司內部和其他兄弟城市運輸單位以及我市其他行業勞模工作室之間的勞模經驗交流沙龍,以制度建設、班組建設、技能素質構筑提升管理水平的平臺,將‘張國利勞模工作室’打造成新時期勞模工作的響亮品牌,更好地服務于新運公司‘鼎立中原、德彰八方’的戰略目標”。談到未來,張國利自信滿懷,言語鏗鏘。
張國利常說,共產黨員就是要做一面旗幟,就是要說實話、辦實事,帶頭干好實際工作,處處當好表率。這句話被他掛在了勞模工作室最顯眼得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