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公營是城市公交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河南省駐馬店城市公交經歷了由私車私營到私車公營、由私車公營到公車公營的改革,終于走出困境。
從私車私營到私車公營
駐馬店市區公交于1996年開通,當時車輛全部由個體運輸業戶出資購買,掛靠駐馬店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經營,車輛產權和經營權都屬個人,公司只是收取一定數額的掛靠費,業內人士稱之為私車私營。私營公交存在著許多弊端,由于車輛產權和經營權都歸個人,公交公司只是一個空殼,對車輛的控制力不夠,車輛轉讓頻繁,高價倒賣現象嚴重。司乘人員的聘用由車主說了算,企業“無權”過問,司乘人員流動性強,企業無法掌控,也無法對其系統地教育培訓,從而導致城市公交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差,服務質量不如人意,倒客、甩客、欺客、拒載等現象經常發生。乘務員與乘客因票價、找零等問題經常發生爭吵、謾罵甚至打架事件。經營業戶大都本著“利潤第一”的經營理念,爭熱線棄冷線、爭搶班次、爭搶客源,服務質量差直接導致客源減少,經營效益下滑。
新世紀之初,駐馬店市以運力更新為契機,改革城市公交運行模式、經營管理體制。運力由小型面包車更換為中巴客車,安裝自動投幣機,實行無人售票,建立一元公交圈。車輛產權仍屬投資者,經營權屬公司,由公司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調度,實行定路線、定班次、定站點“三定”,業內人士稱之為私車公營。
從私車公營到公車公營
私車公營與私車私營相比,集約化程度、規范化程度以及服務質量都有所提升,但是由于車輛產權仍屬個人,企業對車輛和從業人員的掌控力不強,依然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車輛轉讓頻繁,從業人員流動性大、服務質量差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二是經營者“利潤第一”的經營理念沒有改變,軍人、殘疾人、老人、學生減免車票等一些公益措施無法落實;三是由于大量的收入流入車主腰包,企業資金缺乏,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沒有專門公交車站,候車亭、站牌破舊;四是運力更新困難,裝備水平難以提高。
責任編輯:小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