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客貨車輛駕駛員培訓。營運性駕駛員安全責任重大,操作技能要求更高,是駕駛員培訓“重點中的重點”。一要加強對大中型客貨車輛駕駛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強化操作技能訓練和模擬道路駕駛,突出案例教育,切實提高客貨車輛駕駛員的綜合業務素質。二要引導建立集中的大中型客貨車輛駕駛員培訓基地,提高培訓場地和設施設備利用效率,保障客貨車駕駛員培訓質量。三要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將大客車駕駛員培養納入國家職業教育體系,依托具備條件的職業院校,培養高素質大客車駕駛員,鼓勵客運企業通過委托培訓等形式,參與大客車駕駛員職業教育,盡快解決目前大客車駕駛員量缺質低的突出問題。在此基礎上,要逐步將大貨車駕駛員的培養納入職業教育體系。
強化培訓規模宏觀調控。各地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按照合理布局、有序發展的原則,科學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行業發展規劃,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學車需求。要在發展規劃的指導下,嚴格市場準入管理,采用公開招標投標方式,擇優確定市場準入主體,科學進行教學車輛投放,優化駕駛培訓機構的市場結構和區域布局。要加強新增駕校規劃設計的前期指導,從源頭上嚴格把關,督促駕駛培訓機構不斷完善軟硬件設施,提高培訓服務能力。要建立市場投資預警機制,及時向社會發布市場風險預警公告,防止盲目投資導致培訓市場發展失控過熱。
強化培訓市場政府監管。一要組織開展專項行動,重點整治非法經營、掛靠經營、亂設報名點、虛假承諾等違法違規行為。二要定期開展駕駛培訓機構培訓能力評估,根據培訓質量和服務水平確定其培訓能力,并按照培訓能力核定其招生數量。三要加強駕駛培訓機構的安全管理,及時對教練場的安全管理、教練員的安全執教行為、教練車的安全管理、學員安全教育的實施情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四要加強培訓考試實際道路路況安全考核,督促駕駛培訓機構完善相關措施,確保學員安全上路學車。五要注重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支持協會的工作,通過協會組織開展的評優、競賽、交流等活動,增強行業的凝聚力,促進行業規范經營。
強化提升培訓服務水平。各地要進一步完善服務質量信譽考核機制,將駕駛培訓機構增加教練車、擴大培訓規模與質量信譽考核結果相掛鉤,引導駕駛培訓機構向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要繼續開展創建文明誠信優質服務駕校、星級駕校等評優活動,培育和樹立一批經營規范、服務優良、管理科學的品牌駕校,引領行業快速發展。要強化全行業服務意識,牢固樹立“安全文明駕駛從這里起步”的理念,營造良好學風,吸引更多的社會公眾接受正規駕駛培訓。建立駕駛培訓公共服務平臺,及時宣傳相關政策,提供各類信息咨詢,方便群眾網上擇校、報名、預約學車。鼓勵駕駛培訓機構提供多元化服務,積極推廣“先學后付、計時收費”培訓模式,讓學員從徒弟真正成為受尊重的消費者。要圍繞學員關注的熱點問題,在方便學車、合理收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學員的合法權益。要積極配合物價部門,合理核定培訓收費價格,有效防止培訓機構亂定價、亂漲價。
強化教練員隊伍建設。各地要嚴格教練員的從業資格管理,繼續推進機動車駕駛教練員培養納入職業教育體系,提高教練員職業地位和從業準入門檻。要完善教練員繼續教育制度及考評機制,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競賽、技能比武和教學交流等活動,廣泛開展星級教練員評比等活動,提升教練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要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管,規范教練員教學行為,特別是要讓學員參與監督,建立以學員滿意度為主要指標的評判機制,形成“學員選教練,學員評教練”的良性互動。要加強對教練員持證上崗情況的監管,建立教練員黑名單制度,對教練員計時培訓造假、“吃、拿、卡、要”、亂收費和其他違規違紀行為及時處理,建立完善教練員退出機制。下一步,部將利用三年時間專門組織實施“教練員素質提升工程”,對所有教練員進行培訓、考試,全面提升教練員的整體素質。在抓好教練員隊伍建設的基礎上,繼續加強駕駛培訓機構經理人、考試考核員等從業人員隊伍建設,逐步推進駕駛培訓機構經理人資格制度和考試考核員選拔制度的實施。
強化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各地要按照技術規范要求,全面推廣應用計算機計時計程培訓管理系統,建立行業監管平臺,督促駕駛培訓機構安裝、使用企業應用平臺,實現駕駛培訓和管理的信息化,強化對培訓過程的動態監控,確保培訓內容和學時得到有效落實。積極推廣“互聯網遠程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等教學方式,引導駕駛培訓機構采用科技手段,實現教學內容統一,教學資源共享,教學時間和空間靈活,教學過程生動有趣。提高行業公共信息服務水平。要大力倡導綠色培訓,引導駕駛培訓機構注重培養學員節能駕駛技術,樹立節能駕駛理念,養成節能駕駛習慣。要對教練員進行節能駕駛知識及操作規范的培訓,規范節能駕駛教學。要推廣應用節能教學設備,引導駕駛培訓機構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廣泛利用網上培訓、多媒體教學等環保教學方式,使用駕駛模擬器、天然氣汽車、電動汽車等節能環保教練車型開展教學,推進駕駛員培訓節能減排進展。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