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太原市上千輛公共汽車,晉城市1.3萬輛出租車和大量私家車均已改為燃用煤層氣。山西長治、河南鄭州、洛陽、焦作等地也建有煤層氣汽車加氣站。國家標準《車用壓縮煤層氣》GB/T26127已于2010年頒發。同時還建成了多條煤層氣長輸管線。“十二五”期間還將建成13條,總長度將達2054公里,從而形成煤層氣管輸網絡,年輸氣能力將達120億m3。中國煤層氣公司等3個公司于2008年正式啟動了全球首個煤層氣汽車運輸網建設。該網以太原為中心,連接銀川、石家莊、北京、呼和浩特、西安、鄭州等7個省市。從2008年起新增煤層氣重型卡車1000輛,改裝重卡為煤層氣汽車2000輛。將建煤層氣加氣站100個,年耗氣13億m3。有國家政策支持,又有資源優勢,可以預計,煤層氣汽車作為天然氣汽車又一品種,在其資源區內也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選擇氣質的原則和需注意的問題
因地制宜的原則。煤層氣資源豐富的山西省,資源占全國的1/3,可以將其作為城市汽車代用燃料的首選。又如四川的甘孜、阿壩、涼山3個邊遠地區,既無天然氣資源,可以預見的時期又無管道鋪設計劃,則可考慮將省內的LNG資源就近用汽車運去搞LNG汽車或學西昌公交那樣搞成L-CNG汽車。
擁有二種以上資源,則需作經濟技術對比。新疆地區既有天然氣,又有LNG和LPG,還有煤層氣,就需要從供氣方便性、可靠性、價格等諸多因素比較和論證。看來,CNG仍應當是其首選。LNG則可用于重型卡車和長途客車。
遠近結合,通盤考慮。東北三省LPG資源較為充足,也能達到車用標準要求,近期可組裝使用一段時間。但隨著慶深氣田、吉林松南氣田以及大連CNG接收站氣源供應能力的發展變化,中長期也可以CNG或L-CNG為選擇模式。條件成熟時,便可以置換。如黑龍江省政府辦公廳于2008年9月發文正式建立推廣CNG汽車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可以有條不紊地以CNG代替LPG。東部沿海城市可能先有LNG資源,幾年后又將有CNG管道,那就不妨先搞成L-CNG模式,以后再改為CNG,十分方便。車上氣瓶和專用裝置均可繼續使用。若由LNG改為CNG,則車上管道和容器將全部報廢。
大膽嘗試、謹慎推廣。對于任何一種車用代用燃料(或曰新能源),都應保持積極而慎重的態度,作為科學試驗,不妨大膽探索,對試驗結果做出客觀公平的評價,但在推廣之前,必須周密地論證。參與論證的人員需要對歷史負責、對科學負責。即便要推廣,也應分期分批,由小到大,階段式的推進,以便不斷完善和提高。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即使出現偏差也可及時糾正甚至終止,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對代用燃料的選擇必須要經得住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綜上所述,對于我國大多數城市而言,至少在2020年以前,壓縮天然氣(含煤層氣)作為汽車第一代用能源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