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 共商綠色貨運
2014-06-11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4月2日,由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組織,來自交通運輸部、環境保護部等部委官員,能源基金會、德國國際合作機構等國際組織專家,以及中國外運長航集團、北京祥龍物流、河南萬里運業等貨運物流企業經理齊聚一堂,參加中國綠色貨運行動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會議,共同探討中國綠色貨運行動的經驗得失,并為下一步深化行動、推進試點示范、增強社會影響力出謀劃策。
徐亞華(交通運輸部運輸司巡視員)
國務院節能減排領導小組將發布節能減排行動計劃,對道路貨運節能減排提出明確要求,完成節能減排任務是我們近些年行業重點工作。中國道路運輸協會開展的中國綠色貨運行動,與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和部的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協會精心策劃,挖掘各方面資源,積極組織開展行動,也得到了各個部門、各個社會機構的大力支持。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作為行業組織,承擔這項公益性的行動,體現了協會的社會責任感。協會在資金、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承擔這項工作,是公私合作的典型體現。
現在,中國綠色貨運行動已被列入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合作項目,交通運輸部將加大對中國綠色貨運行動的支持力度,支持協會做好行動方案設計,共同推動行動開展,形成合力;指導動員地方管理部門和企業積極參與活動當中;加大宣傳,擴大行動影響;共同承擔好中美兩國政府的節能減排項目,進一步推進綠色貨運行動向前發展,使這項行動有更多的企業、駕駛員參與進來,結出更豐碩的成果。
>
王海峰(交通運輸部法制司副司長)
中國綠色貨運行動倡導“三綠”,首先體現了時尚理念,符合時代潮流,符合社會發展潮流和大眾價值選擇。建議:一是提高綠色貨運標準。國標是強制性標準,理論上來說,投產的車輛都是符合國標的。既然是綠色貨運,就應該高于國標等一般標準,可以結合星級評定,比如達到“五葉”的企業可以參照國外的標準,促進生產行業、車輛制造行業、內燃機制造行業不斷提升標準。二是從運輸業現狀來考慮,是否需要執行大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差別化的標準,按照現在的標準,很多中小企業無法達到,但是規模小并不意味著它做得差,可以考慮制定差別化的政策。三是標準方面可以聚焦公認的、成熟的節能減排技術產品,推薦大家使用。車輛出廠后,在用車的過程中實現節能減排。四是考核評定條件應量化,有量化才有可信度,綠色貨運品牌才有價值,起到示范和有導向作用。
在抓綠色貨運的落實上,要重點抓抓大型企業和大型貨主,大型企業落實得好,綠色概念體現得好,自然而然也帶動了整個行業。貨主的選擇往往決定貨運企業的價值導向,貨主如果接受了綠色概念,寧可適當提高運輸成本,運輸企業也更容易接受。根據歐美經驗,倡導綠色概念也會給貨主帶來更高的品牌效益,這種理念就是競爭力。
>
汪健(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長)
環保部積極支持綠色貨運行動,將配合交通運輸部做好政策配套工作。這項工作關鍵是落實政策。從企業角度,如果看不到實惠就沒有動力,政策就不會有持續性。從政府角度,應支持工作繼續開展。現在對車輛的各種補貼政策實際上是碎片化的,沒有系統整合,也沒有對重點工作提供精準的支持。如果我們把這些政策形成一個組合,比如重點支持綠色貨運,這樣產生的效益會比現在各個部門的分散政策效果要好,產生1加1大于2的效果。
建議幫助中小企業算一筆綠色賬,讓他們更了解綠色貨運的經濟價值;協調搭建一個融資平臺,服務并聯合各個企業。這樣的平臺有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有誠信擔保,可以支持企業解決資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