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一卡通有望通行全國
2014-06-06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我國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已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江蘇、廣東、吉林3省以及37個公交都市創建城市已開展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技術規范驗證工作,預計2016年年底前全國大中型城市將初步實現一卡通的跨市域、跨交通方式使用,2020年基本實現全國范圍內跨市域、跨省域互聯互通。4月17日,交通運輸部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運輸司副司長王水平、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曹德勝介紹了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有關情況。
>
相關背景及進展情況
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在我國起步于上個世紀的1999年,目前全國250多個地級以上的城市發行了公共交通一卡通,總數超過了3.5億張,僅北京市就超過了7000萬張,使用范圍涵蓋了公交、地鐵、出租汽車等多種交通方式,有的地方一卡通的應用已經擴大到了小額消費支付領域。
2012年12月29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2〕64號),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進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移動支付體系建設,全面推廣普及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其在城市不同交通方式中的應用。為貫徹落實這一要求,今年3月20日,交通運輸部印發了《交通運輸部關于做好<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術規范(試行)>驗證工作的通知》(交運發〔2014〕74號),發布了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技術規范,啟動了試點驗證工作,全國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工作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王水平表示,部黨組把推進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作為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成果,也把它也作為為廣大百姓辦實事的28項重點任務之一,這也是交通運輸部切實履行國務院賦予的“指導城市客運管理,擬定相關政策、制度和標準并監督實施”的職責所在。為此,部順應群眾出行需求,結合行業發展現狀,提出了“統籌兼顧、兼容并蓄、逐步替換、平穩過渡”的發展思路,通過以點帶面、先區域后全國、先驗證后推廣的方式,先在全國選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三省等部分區域開展聯網工作,逐漸過渡到全國聯通。同時,積極促進在更多交通方式和行業中的應用,滿足群眾多樣性需求,為一卡通創造更大的發展和服務空間。在實施過程中,在不增加群眾負擔的前提下,將切實保護公共交通一卡通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交通運輸部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曾組織編制了《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術規范(試行稿)》,包括卡片、讀寫終端、技術接口、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內容。為確保技術規范的安全、可靠、適用,部組織在江蘇、廣東、吉林3個省以及37個公交都市創建城市,全面驗證技術規范,修改完善后向全國推廣,形成行業標準并最終形成國家標準。同時,部已組織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牽頭建設國家級公共交通一卡通的清分結算平臺,著手運用市場機制,實現一卡通支付業務的跨區域清分結算,并由其組織行業力量做好一卡通互聯互通技術支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