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統道路貨運業的轉型發展
2014-08-08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
貨運轉型發展的對策建議
加快完善道路貨運基礎設施建設。道路貨運基礎設施是道路貨運業發展的基礎,要在不斷擴大路網規模的同時優化路網結構,形成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道路運輸干線網絡。同時還要加大對高速公路和農村公路的建設和改造力度,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注重“路運并舉”,依托完善的道路運輸網絡,加大對道路運輸站場和物流園區的建設投入,注重全國性運輸樞紐和區域性運輸樞紐之間的層級和銜接。
持續推進貨運業集約化發展。集約化經營是道路運輸轉型發展的方向,道路貨運集約化發展強調的是提高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用等量的要素投入盡可能多地提高運輸供給能力。要積極扶持道路貨運龍頭企業的發展,鼓勵企業間兼并與重組,促進物流企業規模化、網絡化經營,集約化發展。推廣國內外物流企業聯盟成功經驗,支持推進中小物流企業聯盟,引導道路運輸中小企業通過簽訂協議、契約等方式結成優勢互補、風險共擔的網絡組織,全方位整合運輸市場資源與運輸線路資源,達到多方共贏、利益分享的目標。
不斷提高貨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運輸管理的標準化是現代物流的生命線,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傳統道路貨運業要實現轉型發展,就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轉變企業經營理念、調整企業發展戰略,通過業務流程再造,促使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和持續發展的動力。從道路運輸業發展的驅動因素來看,道路貨物運輸企業要實現由資本和勞動等生產要素投入驅動為主向要素生產效率提高驅動為主的轉變。道路貨運管理機構要完善管理體制機制,深化管理模式變革,推動道路貨物運輸標準化,促進貨運企業向精細化管理、標準化管理、規范化管理、人本化管理轉變,引導貨運企業逐步建立以自主經營為主、掛靠融資經營為輔的經營結構,鼓勵貨運企業做大做強。
加快推動道路貨運信息化建設。道路貨運需求結構的變化使得道路貨運向現代物流發展的特征越來越明顯,積極推動道路貨運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加大貨運網絡平臺整合力度,推進全國道路貨運信息平臺間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完善物流信息平臺功能。鼓勵道路貨運企業積極應用現代物流技術,采用集裝單元、射頻識別、貨物跟蹤、自動分揀、立體倉庫、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優化運輸資源配置,提高車輛里程利用率和實載率,提升物流組織的自動化程度和動態監控能力。逐步普及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無線射頻識別、儲運條碼系統、電子自動訂貨系統和供應鏈管理等物流新技術,提升行業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