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网/欧美在线资源/a级片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国产不卡 - 成人日韩在线视频

歡迎回來!登錄免費注冊

促進合理運價形成 引導多方科學決策

2015-07-16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T|T
  ——全國道路貨物運輸價格指數正式發布
 
  6月27日,全國道路貨物運輸價格指數正式發布,其中,2014年煤炭運輸價格指數91點左右,煤炭運輸合理成本為0.315元~0.375元/噸公里,集裝箱運輸合理成本為9元~9.9元/箱公里,普貨整車運輸合理成本為0.233元~0.424元/噸公里。
  此次發布的道路貨物運價指數源于2013年7月起交通運輸部開展的全國道路貨物運輸價格與成本監測試點工作成果。試點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道路貨運市場監測網絡,監測內容包括煤炭運輸、集裝箱運輸、普貨整車運輸三大類別,監測范圍涉及10個省市、500多家規模運輸企業、600多條運輸干線,貨運區域覆蓋全國30個省市。
  此項成果有益于指導規范各省道路貨運價格監測、運價指數編制和運輸成本測算工作,提高政府管理部門宏觀調控和決策水平,促進合理運價形成,引導市場主體科學決策。
  >
  指數內容與分析
  通過先期開展的道路貨運價格與成本監測工作,建立了一整套道路貨物運輸價格監測、運價指數編制和平均合理運輸成本測算的技術方法和指標體系,形成了一整套指標設計、樣本選擇、數據采集、報送、處理與分析的技術方案,市場監測內容包括煤炭、集裝箱和普貨三大類別,編制的運價指數包括線路指數、區域指數和全國總指數;測算的平均合理成本包括分運距區間的平均總成本和分項成本。到2015年5月,共編制了17期煤炭運價指數、22期集裝箱運價指數和普貨整車運價指數。指數以2013年8月為基期,基點為100點。
  指數波動分析。煤炭運輸在2013年進入供暖季以后,由于市場需求較旺,月度的運價行情雖有震蕩,但持續保持在高位運行,指數基本在106點左右波動。2014年全年,受國內調整經濟結構、各地加大環保治理、煤炭產能增加以及進口煤炭沖擊等因素影響,導致國內煤炭產量減少,庫存增加,煤價大幅下滑,運輸需求減少,運價行情一直處于低迷狀態,指數基本處于91點左右,僅在年末供暖季儲煤期間略有小幅上升。
  集裝箱道路運輸具有較典型的季節性和節假日特征,受我國對外進出口貿易影響較大。2014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緩慢,國際市場需求不振,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對外貿易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集裝箱運輸需求下降。2014年1月至今,集裝箱運價行情雖相對平穩,但逐步下行趨勢依然比較明顯。
  每年的春節前后是普貨整車運輸的淡季,春節后運輸需求逐漸回升,2014年二、三季度價格走勢平穩,2014年4季度至2015年上半年,受我國經濟下行和油價下降等因素影響,運價行情隨著市場供需變化呈震蕩走低趨勢。
  平均合理成本分析。從采集樣本的數據來看,煤炭運輸平均運距約為350公里左右,按載質量30噸以上車型計算,平均合理運輸成本按里程分布約在0.315元~0.375元/噸公里;集裝箱平均運距為300公里左右,40英尺集裝箱平均合理運輸成本按里程分布約在9元~9.9元/箱公里;普貨整車平均運距為1000公里左右,平均合理運輸成本按里程分布約在0.233元~0.424元/噸公里。在總成本構成中,油耗、通行費、司機薪酬、車輛折舊、輪胎損耗和保險稅費占有較大比重,煤炭運輸的各項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分別約為41%、13%、17%、7%、5%和5%;集裝箱運輸的各項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分別約為37%、13%、20%、6%、6%和5%;普貨整車運輸的各項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分別約為26%、24%、20%、9%、5%和5%。
  >
  貨運價格與成本監測工作回顧
  2011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道路運輸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及時調查、測算道路貨物運輸平均合理成本并定期向社會公布,作為承托運雙方進行議價的重要依據,促進合理運輸價格的形成。為貫徹落實文件要求,交通運輸部決定開展全國道路貨運價格監測、運價指數編制和運輸成本測算工作,于2011年委托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開展了《道路貨物運價指數編制方法》課題研究。在此基礎上,選擇浙江省義烏市先行試點了道路貨物運輸價格監測工作,驗證與完善理論方法和工作機制。2012年5月17日“義烏運價指數”正式向社會發布,成為第一個由交通運輸部門發布的道路貨運價格指數。2013年5月交通運輸部楊傳堂部長、馮正霖副部長分別批示抓緊開展全國道路貨物運輸價格與成本監測試點工作。交通運輸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開展道路貨運價格與成本監測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深化開展道路貨運價格與成本監測試點工作的通知》。從2013年7月開始,全國道路貨物運輸價格與成本監測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試點監測分煤炭運輸、集裝箱運輸、普貨整車運輸三大類,確定了三項核心任務:進行市場運輸價格監測,編制運輸價格指數,測算平均合理運輸成本。區域范圍包括山西、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北、廣東、重慶、陜西十省市。根據各個省份的道路運輸特點,山西省組織開展煤炭道路貨運價格與成本監測;遼寧省、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組織開展集裝箱道路貨運價格與成本監測;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廣東省、重慶市、陜西省組織開展普貨整車道路貨運價格與成本監測。
  為了保障運價和成本監測工作順利開展,成立了以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為領導、以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為總體技術支持、以各試點省市交通運管部門為具體實施機構、以道路貨運大中型運輸企業為數據采集依托單位的四級監測工作組織體系,并編制了《道路貨運價格與成本監測工作技術指南》、《道路貨運價格與成本監測試點數據采集與測算操作實務》、《道路貨運價格與成本監測試點技術方案》等一系列技術文件。
  >
  影響及愿景
  率先建立了一整套道路貨物運輸價格監測、運價指數編制和平均合理運輸成本測算的技術方法和指標體系,形成了一整套指標設計、樣本選擇、數據采集、報送、處理與分析的技術方案。初步形成了道路貨物運輸價格指數信息和平均合理成本信息發布與應用的工作機制,開創了交通運輸部門主導推動道路貨運市場監測的先河,填補了道路貨運市場中對運輸成本監測的空白。創新性地建立了道路貨運平均合理運輸成本測算、運輸價格指數編制有關信息發布與應用的工作機制,是交通運輸部門轉變職能,更好發揮市場宏觀調控職能的一次有益嘗試。
  各試點省市編制的運價指數和測算的平均合理運輸成本信息逐漸得到當地貨運市場的認可,成為反映當地貨運市場運價行情變化、運輸成本波動的“指示器”和“風向標”,成為指導運輸價格與運輸成本聯動、市場合理議價、生產經營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并且對建立道路貨運運力退出機制、市場合理調控運力、實現供求關系基本平衡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全國道路貨物運輸價格與成本監測試點工作成果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的關注和采信,國家發改委參考了道路貨物運輸價格變化和公鐵兩種運輸方式的比價關系,以此推動鐵路貨運價格改革;國家統計局通過制定《交通運輸與郵政業價格統計調查制度(試行)》將交通運輸部開展的全國道路貨運市場監測運價信息和運價指數信息納入國家統計體系。
  根據工作計劃,交通運輸部將于今年開始在全國推進道路貨物運輸價格與成本監測工作,在現有監測內容基礎上,進一步豐富道路貨運市場監測體系,并全面開展道路貨運市場監測預警和運行分析。

責任編輯:畢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