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讀
我們應該把服務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靠人公里、噸公里,而是靠服務的附加值,讓運輸和服務并駕齊驅,道路運輸行業必將會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根本途徑,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讓人民滿意。道路運輸行業長期以來盯的是噸公里和人公里,強調的是車輪子要轉,要有貨有客,“服務”往往被忽視。道路運輸行業是服務行業,我們的市場就在“服務”兩個字上面。我們應該把服務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靠人公里、噸公里,而是靠服務的附加值,讓運輸和服務并駕齊驅,道路運輸行業必將會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去產能,重在提升運輸服務的附加值
去產能,主要是去不經濟、不綠色、不安全、不方便的產能。
隨著多種運輸方式的結構調整,鐵路貨運能力大幅提升,所以道路貨運去產能,首要的是去掉低附加值、長運距的產能。如煤炭運輸,用高能耗長距離換取低產值的位移是一種極為浪費的方式;再如敞篷車型,雖然煤炭、鋼鐵、糧食等都能載運,但隨著運輸的發展,敞篷車型的產能也是要去掉的;再如超長運距低附加值的運輸,也是要去的產能。
對于客運,一是去超長運距的產能,二是去夜行班車的產能。隨著高鐵、民航的發展,更為安全高效的運輸組織方式已經出現,道路客運沒必要再冒著大風險在夜間長時間運營。我們發展接駁運輸,限定了企業范圍,沒有擴大企業數量,就是想通過接駁運輸聯盟,形成一些航母艦隊,孕育產生龍頭企業。三是收縮班線客運市場。因為班線市場盯的就是人公里,凡是盯著人公里(噸公里)的都要逐步轉變思路?,F在對道路客運影響最大的是私家車,并不是高鐵和民航。在過去的春運、黃金周,我們的道路客運是“吃”不完的,但現在越是大的節日,道路客運量越是下降。因為在大的節日期間,私家車起到了最方便的“門到門”作用。而我們車進站、人歸點、按線路走的管理模式,是與鐵路、民航點到點的運輸組織方式一樣,并沒有發揮好“門到門”的優勢,實際上束縛了客運生產力的發展。這種管理模式在過去規范市場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適應了當時客運組織模式的發展。現在從某種意義上講,許多乘客不愿意再跑到客運站來乘車??蛙嚦稣緯r實載率極低,已是普遍現象。問題出在哪里,我們要反思,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客運貨運企業中,凡是缺乏互聯網 思維的,沒用借助互聯網 作為經營手段的,都將難以生存發展,都可能被市場淘汰。我們不主動去產能,市場就會直接把這個產能去掉。道路客貨運輸企業一定要把互聯網 作為必要的手段,否則將會被市場無情地淘汰,不管你歷史有多悠久,不管你過去做了多大的貢獻,都將被歷史所淘汰。
◇補短板:實現標準統一、有效協同、精準服務
貨運的短板,一是冷鏈運輸。我國冷鏈運輸剛剛起步,嚴重滯后于社會需求。農民種的蔬菜從地里運出來三分之一左右要扔掉,浪費太驚人,而且不僅是產能的浪費,還會變成垃圾污染環境。冷鏈運輸短板不單是運輸環節,與加工、生產等全產業鏈相關聯,深入到農村,深入到一、二、三產業,是冷鏈物流企業必須要補的短板。二是廂式運輸。電商每天形成大量包裝垃圾,原因就是缺乏系列的標準化。非標準化的包裝給社會帶來重大損失。目前多式聯運整個產業鏈標準沒有統一,缺乏有效協同。在多式聯運全產業鏈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多式聯運絕不是幾種方式的銜接這么簡單,一旦企業生產不標準,托盤就會不標準,沒有標準的托盤如何集裝化,所以這是一系列問題。三是危險品運輸。危險品運輸盡管危險,如果能做到本質安全,其利潤率一定是高的。但如今為什么企業不愿意涉足危險品運輸,是因為罐體、車輛離本質安全甚遠,一撞就漏、一側翻就漏,一漏就會發生大事故。因此我們要逐步把歐洲的ADR公約引入到國內,危險品運輸企業可以提前布局,把具有本質安全的車輛罐體達到國際標準,這個市場一定是先行者的市場。四是配送。配送主要是機制的問題,需要幾個部門聯合實施,來補短板。
客運的短板,一是缺精準服務,無法利用互聯網解決客運的精準服務。二是缺旅游運輸。旅游運輸的市場門檻低,缺乏高品質服務的企業。需要研究如何提高旅游運輸企業的門檻,讓符合安全條件的、得到大家高度評價的企業才能具備跨省的旅游運輸的資格。旅游運輸的主要勞動量是服務,所以一定要在服務上解決短板問題。三是車型的多樣化。道路客運企業針對公務車改革,對公務出行提供精準服務,但提供怎樣的服務,車型至關重要。需要突破營運客車座位數的概念,由市場來選擇。車型的多樣化是道路客運提供多樣化服務的基礎條件,可能拉三五個人帶來的經濟效益比一輛三五十座的客車還高,因為你傾注了大量的服務。高附加值一定是在服務中產生,絕不在車公里、人公里中產生。
◇去梗阻:革新理念,創新體制機制
貨運,一是冷鏈運輸的去梗阻,在于切實發揮龍頭企業的串聯作用,把一、二、三產業串起來,冷鏈運輸必須串起來才能效益最大化。二是廂式運輸的去梗阻,在于全產業鏈的標準化,把集裝箱、包裝等各行各業的標準化委員會聯系起來,利用多式聯運的契機,實現全產業鏈的標準化對接。三是危貨的去梗阻,在于切實提高罐體的本質安全。本質安全是推進危貨規?;⒕W絡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四是配送的去梗阻,在于改變治理城市擁堵的理念。大客車相當于幾十輛的小客車,大貨車相當于幾十輛小貨車,路網結構設計合理的話,科學的配送能夠實現不擁堵并提高效率。
客運的去梗阻,主要是在思想上去梗阻。我們是服務性行業,服務的本質需求還未被大家認識到,需要把服務擺在重要的位置上。旅游客運還未被廣大道路客運企業所重視。班線客運已經是成型的客運市場,但旅游客運正是蒸蒸日上、處于大發展的時候,因為高鐵、民航都解決不了最基礎的旅游市場。老電影《南征北戰》里說:“大炮不能上刺刀,最后解決問題的還要靠我們步兵。”同樣,旅游市場、鐵路、飛機再如何發展,最后解決問題還要靠旅游運輸企業,所以務必要高度關注旅游客運市場。
維修的梗阻在服務。目前維修市場配件銷售不透明,維修企業喜歡從中渾水摸魚。另外,4S店的壟斷局面還未打破。解決辦法有兩條:一是維修技術公開,二是建立車輛技術檔案。要讓車主變成評判家,通過技術檔案,讓車主能夠比較修車是最貴還是最便宜,修理時間是最長還是最短,維修質量是最好還是最差,車主掌握了車輛技術檔案,就會擇優選取。這樣維修企業一定會增加服務,努力提高車主對他的評價度,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駕培的去梗阻,梗阻在質量。很多駕校校長總是在盯兩件事:一件是如何讓更多的人來駕校學車,另一件是讓這些人趕快獲得駕照,等拿到駕照再搞陪練掙一筆。這就是駕培業不能發展的梗阻。如何去梗阻?過去我們想了很多的辦法防造假、記學時、按手印,甚至用面部識別來看是不是本人在學,用這些方式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一旦學員進了駕校,就是想方設法盡快拿到駕照,一個一個監督肯定不行。駕培業問題出在支付環節上,如果學一個學時交一個學時費,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這就是我們對駕培業支付環節的改革,即先培訓再付費、按學時付費、按次付費,而不是學完考完再付費,如果有意見不滿意,就不付費或由駕校付費。所以駕培業的去梗阻就從支付環節入手。當然,要和公安部門做好學時的對接。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行業轉型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跳出行業,絕不可就事論事,換一個角度,用另外一種方式研究,可能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道路運輸行業要主動應對需求并適應需求變化,進而引導需求向更加規范、高端、舒適的方向發展,提升運輸服務品質和附加值。服務品質的最佳表現就是產值的提升,希望道路運輸行業在新的歷史形勢下,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老百姓的高品質出行需求,真正實現改革成果為大家所共享,為老百姓所感知。
責任編輯: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