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制式的選擇。目前,城市軌道交通中地鐵、輕軌、單軌、有軌電車、磁浮、自動導向、市域快軌等七種制式的分類還不是很清晰,有按照運量區分的地鐵和輕軌,有按照技術特征區分的單軌和磁浮,有按照區域范圍區分的市域快軌,分類標準不統一,導致大家對于七種制式認識也不一樣,還有近期炒得比較熱的“云軌”“空軌”也存在爭議。從運營管理角度,制式分類不清晰,對后期人員配置、崗位設置及安全管理都會產生影響。另外,有的城市在制式選擇上也不夠嚴肅,過分注重“求新、求先、求全”,對多制式運營的復雜性、經營成本等考慮不夠;有的城市簡單地基于扶持產業發展、規劃審批便利、樹立城市形象等初衷,超越實際需要和自身能力建設城市軌道交通,一味追求制式配置新穎、設備技術先進,甚至在一些制式技術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就匆忙上馬,最終成為不成功的“試驗田”;有的中小城市盲目追隨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步伐,一味追求地鐵、輕軌等制式齊全,對城市軌道交通客流特征、網絡銜接關系、功能要求等運營需求研究和論證不夠充分,導致部分線路投入運營后未能真正便利市民出行,沒有充分體現對城市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也給地方財政帶來較大負擔。這些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
關于建設與運營交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交接工作,是運營安全風險前期防控的重要環節,目前基本上按照綜合聯調、項目工程驗收、試運行、竣工驗收、初期運營、正式運營等節點開展交接工作,住建和交通運輸部門分別通過工程驗收、運營安全評估等方式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工程質量與系統功能等進行監管。但是在這個環節中,還存在一些協調上的問題。比如,甩項工程問題,各地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都不同程度存在出入口、配線等甩項工程,有的線路運營超過10年,一些甩項工程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原設計功能不能實現,也沒有對后續的處理措施做任何實施說明;系統磨合問題,一些線路因壓縮工期不斷擠壓綜合聯調和試運行的時間,造成系統磨合不充分,導致這些系統投入運營時,各級聯動功能未能完全實現,自動售檢票、電扶梯等客運設備故障頻發;工程缺陷問題,一些線路還存在車站排水系統未與周邊市政管網連通等情況,致使汛期雨水倒灌車站、浸泡設備導致全線停運。針對這些在載客運營期間暴露的問題,受限于工程建設不可逆性、建設與運營協調機制等,運營單位在尋求解決過程中往往遇到很多阻力,有些問題甚至長時間得不到有效解決,直接影響運營安全和對乘客的服務。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建設與運營交接管理,運營方要提前參與相關工作,盡量規避前期遺留風險帶入到后期運營階段。
關于關鍵設施設備。據統計,城市軌道交通所有運營故障中,因設施設備原因引發的約占70%,說明設施設備安全可靠對于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至關重要。其中信號、車輛、AFC等都是易發生故障的系統,也是城市軌道交通的關鍵設施設備。目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關鍵設施設備缺乏統一要求,給產品的設計、生產、采購、使用、維護都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對設備制造企業來說,要根據不同城市、不同運營單位,甚至不同線路的要求,進行產品設計和生產,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效應難以體現,更加無暇針對同一種產品集中力量進行技術改進和創新;對運營單位來說,同類設備的部件布局、人機界面、操作方法差異性較大,客觀增加了從業人員操作難度;不同型式、不同品牌的維修規程和保養要求不同,加大了維修保養工作難度,特別是在備品備件配置上,需要購置多種類型的備品備件,甚至出現一些小供應商停產倒閉,導致無法購置備品備件,只能進行大規模更新改造的現象。同時,設備兼容性、系統性不強,造成新線與老線之間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存在障礙,也不利于網絡化資源統一調度和突發事件聯動處置。這些問題需要高度重視,通過開展關鍵設施設備運營技術條件方面的研究,逐步對車輛、信號、通信、自動售檢票等設施設備的技術要求進行規范,進而加快推進關鍵設施設備定型,從源頭上加以解決。
找準定位 發揮作用
2018年3月,經習近平總書記同意,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的意見》(國辦發〔2018〕13號,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我國國家層面出臺的第一個關于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的文件,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明確指示要求。《意見》的出臺,明確了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工作頂層設計,為城市軌道交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標志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進入新階段、邁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征程要有新作為。《意見》出臺后,交通運輸部會同各有關部門認真做好宣貫解讀,指導各地采取有力舉措做好貫徹落實。5月下旬,交通運輸部發布《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定》(2018年第8號部令),作為配套部門規章對《意見》相關要求進行細化。5月22日~23日,在北京召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工作推進會,李小鵬部長親自到會,并代表部黨組做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力推進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優質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報告”,系統總結發展經驗,研究部署安全運行新舉措,加快推動《意見》落地實施。下步,交通運輸部將從兩個方面入手,會同各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相關工作,全力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
一方面,推動建立多部門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環節。下步,交通運輸部將進一步強化與發改、住建、公安、應急管理等兄弟部門的協調聯絡,推動建立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前后銜接、溝通順暢、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凝聚合力,共同推進相關工作。比如,在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和運營銜接方面,進一步密切部門間的溝通交流,推動在規劃環節充分聽取運營需求和有關建議,從源頭上提升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和運營的協同性,全面保障運營安全。在城市軌道交通安檢方面,配合公安部研究制定安檢工作規則,推動建立與大客流特點相適應的安檢新模式,切實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
另一方面,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的運營管理體系。在《意見》明確的頂層設計框架下,從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政策制度、支持保障等方面入手,加快建立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體系,不斷提升行業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法律法規體系,推動《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條例》出臺,逐步建成以法律法規為龍頭、部門規章為基礎、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為補充的運營管理法律規范體系,更好地促進行業發展;建立標準規范體系,研究組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標委會,以運營安全和服務質量為重點,加快制修訂一批行業亟需的標準規范,不斷提升行業標準化水平;建立政策制度體系,重點圍繞基礎、安全、服務和應急4個方面,制定建設與運營交接管理、從業人員管理、關鍵設施設備運營準入、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運營安全評估、服務質量考評、應急演練管理等政策制度,實現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過程安全閉環管理;建立技術支撐體系,建立行業研發中心,吸納行業內外技術專家力量成立專家庫,促進行業互動交流,推動形成政府部門、運營單位、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等多方協同、群策群力的工作格局。
(本文為劉小明副部長在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高層論壇上的講話,有刪節。)
責任編輯: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