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網絡貨運培育壯大交通運輸發展新動能
2019-11-25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日前,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規范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簡稱網絡貨運),培育現代物流市場新業態,加快推進道路貨運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充分認識網絡貨運對促進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
推進網絡貨運發展,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新舉措。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互聯網平臺經濟是生產力新的組織方式,是經濟發展新動能,要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探索適應新業態特點、有利于公平競爭的監管辦法,鼓勵發展平臺經濟新業態。網絡貨運是互聯網與貨運物流行業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依托互聯網平臺匯聚大量物流信息,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分析實現要素資源精準配置、科學組織、合理調度,對優化市場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平臺企業規模經濟效應、帶動行業集約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推進網絡貨運發展,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平臺經濟、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跨行業融通的重要舉措,對于加速提升物流發展水平,增強各行業創新能力,構筑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新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
推進網絡貨運發展,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新辦法。促進物流降本增效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近年來,我國物流成本與GDP的比率逐年下降,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據統計,我國貨運車輛平均實載率比歐美發達國家要低三分之一,車輛日均有效行駛里程僅為發達國家的二分之一,由于缺乏集約化組織,難以充分發揮運輸業的規模效益和網絡效益,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網絡貨運經營者通過信息網絡和移動互聯技術,實現分散運輸資源的集約整合、精準配置,解決了目前貨運物流行業普遍存在的運力空駛、長時間等貨等突出問題,有效減少了交易鏈條、降低交易成本,是交通運輸行業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新抓手、新辦法。
推進網絡貨運發展,是促進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長期以來,我國公路貨運市場主體呈現“多、小、散”特征,行業缺乏市場集中度高、整合能力強的龍頭骨干企業。由于運輸組織高度分散,市場主體間信息不對稱,運輸要素缺乏有效整合,行業運輸組織效率低下。網絡貨運經營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信息互聯互通的特點,將分散的運力資源聚集在一起,通過發揮平臺經濟規模效應,推動行業實現“零而不亂、散而有序”,帶動傳統運輸企業向供應鏈現代物流綜合服務商轉型,帶動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充分肯定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推動實施“互聯網 ”行動計劃的有關部署,2016年交通運輸部啟動了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在全國選擇了229家“互聯網 ”貨運物流新業態企業,圍繞健全制度、完善標準、創新模式等方面,組織開展試點工作。試點開展以來,依托互聯網的物流平臺發展模式不斷創新,為培育壯大交通運輸發展新動能打下了重要基礎。從運行監測數據來看,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資源整合能力逐步顯現。截至今年上半年,229家試點企業共整合營運貨車183萬輛,約占全國營運載貨汽車擁有量的13%,同比增長8.5%;完成貨運量、交易額增速均超過120%,試點企業無車承運業務快速拓展。
二是物流降本增效成果初顯。從對典型試點企業調查分析來看,網絡貨運模式提高車輛利用效率約50%,平均等貨時間由2~3天縮短至8~10小時,司機月收入增加30%~40%,較傳統貨運降低交易成本6%~8%。
三是物流市場格局進一步優化。試點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試點企業平均整合運力近8000輛,完成交易額445億元,排名前20位的企業整合運力和完成交易量分別占總量的73%、61%,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道路貨運行業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四是行業安全規范發展進一步夯實。網絡貨運平臺通過嚴格資質審查、統一服務標準、加強過程管控、在線誠信考核等市場化手段,有效規范平臺上中小道路貨運企業和個體運輸戶的經營行為,凈化貨運物流市場經營環境,推動貨運物流業安全規范發展。
通過試點,我們認識到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已成為影響新業態發展的瓶頸制約,迫切需要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為新業態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決策部署,部在系統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辦法》,為“互聯網 ”物流新業態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推動其規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