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交通扶貧脫貧攻堅。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打好基礎、當好先行,為如期實現扶貧脫貧目標創造交通條件。一是加快完善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全面落實《“十三五”交通扶貧規劃》,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為重點,加快國家鐵路、國家高速公路、普通國道、農村公路、農村客運站場和內河航道改造建設。繼續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二是強化貧困地區運輸服務保障。采取不同模式提高建制村通客車率,加強貧困地區縣城老舊客運站改造建設。三是創新交通扶貧方式。積極推進“交通運輸 特色產業”“交通運輸 旅游休閑”“交通運輸 電商快遞”等扶貧模式。深化部省聯動,完善監管和督導機制。強化部門協作,進一步發揮好六盤山片區聯系單位作用,扎實做好對口支援和定點扶貧等專項工作。
積極服務國家“三大戰略”和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是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根據國際國內形勢作出的重大部署,我們必須找準位置,履職盡責,不辱使命,當好先行。一是繼續推進“一帶一路”互聯互通。聚焦6大走廊交通主通道,推進境內骨干通道和樞紐建設,加強口岸公路、界河橋梁等建設。加快構建聯通內外的國際運輸通道網絡,加強海上互聯互通和支點建設。辦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設施聯通平行會議。二是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率先突破。加快京秦、首都地區環線等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建設和G103天津段等升級改造,推進唐山港煤炭碼頭、京唐港區深水航道工程等建設。推進延(慶)崇(禮)高速等冬奧會重大交通保障項目建設。三是加快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統籌推進高速公路通道建設與網絡完善,提升航道通過能力,加快推進長江干線系統治理和支流高等級航道達標工程,推進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設前期工作。提高長江航道維護尺度。加強港口集疏運系統建設,積極發展以港口為樞紐的聯運業務,加快推進航運中心建設。
要按照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補足西部地區交通短板,改善落后偏遠地區通行條件。提升東北地區出關通道運輸能力和綜合交通網質量。提高中部地區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通道能力。支持東部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發展。要堅持平戰結合、軍民融合,加強主要戰略方向國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國防交通專業保障隊伍建設,加強國防交通儲備物資規范化建設和管理。支持武警交通部隊轉型發展。
著力深化關鍵領域改革攻堅。我們要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以更大力度、更有效舉措,推進關鍵領域改革取得突破。一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深化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擴大試點范圍。推進公路管理體制改革、養護市場化改革。推進中俄界河航運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港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推進部屬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培訓療養機構改革、行業協會脫鉤改革等工作。完善城市交通擁堵綜合治理機制,聯合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治理目標和措施。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推進行政審批網上辦理。繼續推廣“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模式。修改完善部權責清單并適時向社會公布。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三是加快推進投融資改革。研究推進交通運輸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快構建“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多元籌資、規范高效”投融資新機制。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前期工作及落地實施,推進交通運輸領域的政府購買服務。加快研究推進設立交通運輸發展基金。四是加快改革落地。統籌推進改革試點經驗總結和復制推廣。督促落實出租汽車、汽車維修、駕駛員培訓等領域改革,推進汽車電子健康檔案系統建設,提高機動車維修、汽車駕駛員培訓服務品質。推廣區域港口一體化經驗,積極推進區域港口資源整合。研究推進郵輪運輸發展政策,做好自貿區海運政策復制推廣。
扎實推進法治政府部門建設。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執政是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們要按照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整體謀劃,協調推進,抓好各項任務落實。一是加快完善綜合交通運輸法規體系。做好《鐵路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民用航空法》《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條例》《快遞條例》法律法規制修訂工作,組織開展《綜合交通運輸促進法》立法研究。加快制修訂一批行業改革發展和安全生產管理急需的規章。推進綜合客運樞紐、多式聯運、節能環保、信息化、安全應急、農村公路等領域標準制修訂。二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嚴格實施規范性文件和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組建部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隊伍。完善健全交通運輸行政執法“三基三化”建設標準和制度體系,加快推動跨區域、跨部門執法協同。三是加強執法監督。深入推進公路聯合治超工作,開展貨車非法改裝、全國水運建設市場檢查和國際集裝箱班輪、無船承運市場運價備案檢查等。
加快推進智慧交通和綠色交通發展。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智慧交通和綠色交通發展必須依靠創新驅動。一是提高行業科技創新能力。完善行業重點科研平臺布局和管理,切實推動協同創新,集中突破道路應急救援、長江黃金水道運輸能力提升等一批關鍵技術。加快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北斗導航、高分遙感等技術應用,推進實現基礎設施、載運工具等“可視、可測、可控”。深入實施行業科技人才推進計劃,選拔青年科技英才,資助培養高層次高技能人才。推進大連海事大學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事大學。二是以信息化提升管理能力。加快建設完善綜合交通運行協同和應急指揮平臺,推進交通運輸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加快路網、治超、網約車、行政執法、信用體系、危險貨物運輸等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全國運政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打造智慧港口,繼續實施E航海示范工程、船員口袋工程。推進行業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加快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平臺以及網絡風險監控平臺等建設。三是發展“互聯網 ”交通運輸。打造“暢行中國”信息服務,提供覆蓋城鄉的出行引導綜合信息服務。加快推進道路客運聯網售票,引導第三方綜合客運聯網售票平臺發展。推進交通旅游服務大數據應用。擴大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應用范圍。加強“互聯網 ”新業態、自動駕駛等前瞻研究和政策儲備,支持鼓勵“互聯網 ”新業態創新發展。
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按照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積極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和污染綜合防治。制定綠色交通發展制度體系框架。推廣交通運輸重點節能低碳技術和產品。實施綠色公路和綠色港航建設典型示范工程,在港口、機場等重點領域推進電能替代,在水運行業繼續推廣應用液化天然氣(LNG)船舶。推進原油成品油碼頭油氣回收工作。嚴格執行交通運輸裝備排放標準,推進汽車檢測與維護制度(I/M制度)建設,在京津冀地區開展試點示范。加強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及長江等水域船舶污染排放控制。開展船舶與港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實施沿海“碧海行動”集中整治。
深入推進交通運輸對外開放。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開放發展的決策部署,推進交通運輸雙向開放,加強互聯互通,為我國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提供有力支撐。一是不斷提高行業對外開放水平。深化與主要發達國家交通運輸合作,對標國際一流,借鑒先進經驗和做法,提升行業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高水平雙邊和區域投資及自貿協定談判,推動建立行業開放新體制。二是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加強與亞非、中東歐等國家合作,推動交通運輸裝備、技術、標準、服務全方位“走出去”。支持企業參與海外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經營,深度融入全球運輸鏈。三是積極參與行業全球治理。充分發揮在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民航組織、萬國郵政聯盟、國際運輸論壇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中的作用,加大應對海運溫室氣體減排等全球性重大問題的工作力度,深入參與交通運輸國際規則制定,加強國際組織人才推送,提升行業國際制度性話語權。四是推進國際運輸便利化。進一步完善雙、多邊國際運輸合作機制,推動中蒙俄、中哈俄、大湄公河次區域等過境和跨境運輸協定實施,完善國際道路運輸網絡。
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生產。安全生產是民生,是最大的民生;安全生產是責任,是比泰山還重的責任;安全生產是紅線,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都不能觸碰的紅線;安全生產是基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了6個方面30項內容,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一是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機制,完善“四不兩直”暗查暗訪、突擊檢查制度,督促落實《交通運輸安全監管責任規范導則》。開展“平安交通”考核評價、道路運輸平安年活動、企業安全生產和標準化達標“雙隨機”抽查。二是突出重點領域安全監管。推進“6 1”平安交通專項行動,加大客運、危險貨物運輸和港口危險貨物作業等領域安全監管力度,進一步強化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加強“四類重點船舶”和“六區一線”水域安全監管,加快構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實施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提升工程,推進公路、水路旅客運輸實名制工作。開展水上交通安全教育進校園。三是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管控力度。制定《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風險辨識評估基本規范》。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攻堅行動,實施重大事故及隱患約談和掛牌督辦,推進重特大事故整改落實。完成8萬公里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800座危橋改造。對規模以上客運和危險品運輸企業、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全面實施風險管理。四是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提升交通運輸綜合應急指揮中心綜合協調、輔助決策能力。推進空中巡航救助聯動,強化深遠海搜尋救援能力建設,加強南海應急救撈力量部署,舉辦南海海上搜救演習。積極推進行業反恐防范能力建設。強化港航消防安全監督。做好黨的十九大、博鰲亞洲論壇、金磚國家峰會等重點時段交通運輸安保工作。
大力加強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一是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全面貫徹落實六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黨內學習教育,做好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的思想和組織準備。嚴守黨的紀律規矩,聚焦監督執紀問責,有效運用“四種形態”,開展巡視“回頭看”,推進部屬單位巡察工作,支持各級紀檢組織開展工作,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二是加強機關建設。加快建設法治、創新、廉潔和服務型政府部門,完善干部培訓。調整優化部機關司局和部屬單位領導班子結構,制定部公務員隊伍五年發展規劃,加大交流輪崗力度。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建立正向激勵、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鼓勵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作用,關心青年干部成長,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干部工作。三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和新聞輿論工作。弘揚“兩路”精神,深入開展“愛崗敬業、明禮誠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實踐,開展“感動交通年度人物”活動,打造交通文化精品。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開展“四好農村路”等重大主題宣傳,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加強重大政策發布和突發事件輿情應對,合理引導社會預期。
三個部管國家局總體安排也要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做好工作部署。
國家鐵路局要持續推進高鐵安全防護工程建設,落實“雙隨機一公開”要求,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鐵路運輸服務質量監管、設備與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管,推進法規標準建設,促進規劃實施和科技創新,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政府間鐵路國際交流合作。
中國民用航空局要努力加強安全管理、守住安全底線,加快完善提升機場網和航線網,加快建設運行信息監控網,不斷完善基于軍民融合的空域管理使用機制,逐步完善服務質量管理體系,著力推進適航審定體系建設,積極構建通用航空法規體系,注重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國家郵政局要綜合施策,強化聯動,著力鞏固行業發展向穩向好態勢,著力推進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著力推進改革創新和依法治郵,著力強化寄遞渠道安全監管。
同志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團結一致、艱苦奮斗,穩中求進、真抓實干,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