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針對德陽市民的“關于公共汽車的問卷調查”正在進行。下個月出臺的調查結果,將影響明年德陽公共交通系統的調整方向。
重要交通節點擬設“高峰時段公交優先”,新區規劃預留港灣式??空緟^域,加大新標準公交車投入數量……“大城夢”下,德陽公共交通正提前謀劃,結合城市發展、城鄉互動,鋪開一幅“公交都市”的戰略地圖。
城市發展 繃緊“交通橡皮筋”
8月1日,29路公交車正式開進了德陽市廬山南路在建的“保利國際城”。這是德陽近年來引進的投資規模最大、帶動能力最強的房地產綜合開發項目。為了給這個未來的德陽“城南副中心”提供交通保障,德陽裕興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預先展開公交配套。
在德陽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季濤看來,盡管現階段德陽還沒有出現明顯的交通擁堵,但在“100萬人口大城市規模、中心城區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的“大城”目標下,只有提前規劃、整體布局,才能解決由于城市擴張發展帶來的交通難題。“德陽的公共交通需要預先謀劃的遠不止某個點位,而是面及全市的總體規劃。”
目前,德陽共有公交線路26條、公交車345輛,基本滿足城市需求。但面向全市的總體公共交通規劃亟待進行。“發展初期規劃水平不高,是大多城市后期交通問題凸顯的重要原因,德陽也不例外。”而德陽又是典型的工業城市,主城區大型企業的職工達數萬人,居住地與工作地之間的往返出行,構成高峰期的龐大交通流。“這根‘橡皮筋’已經快達到承受極限。”
民意引導 提升公交吸引力
雖然因人口規模不足,沒能躋身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工作會議公布的全國首批15個“公交都市”試點城市名單,但德陽已決定以此為目標,“搶占提前發展的先機”。
正在討論制定中的“德陽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市區公交車達到700標臺,萬人公交車擁有量達到10標臺,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25%,公交線路增加到35條以上,城市建成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90%。初步建成公交專用道路網絡,實行電子路牌、一卡通收費系統和車載視頻監控系統的電子智能一體化網絡。
責任編輯: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