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网/欧美在线资源/a级片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国产不卡 - 成人日韩在线视频

歡迎回來!登錄免費注冊

快樂的哥卞軍

2016-06-15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T|T
  他還說:“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不講理的乘客。我只怕自己服務得還不夠用心。”
  每天,有近六萬輛出租車在上海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里忙碌;幾乎每周,我都會打一次車。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我遇上某位Taxi司機的概率大約是萬分之一。緣分或許就是如此,五年前的一次不經意揚招,我就遇上了天天免費送早餐和礦泉水的“上海最快樂的好司機”——上海海博出租汽車有限公司的卞軍,如今的上海市勞動模范。那時的卞師傅,模樣和現在一樣,穿著干凈的白色制服,打著筆挺的領帶,黝黑的臉上帶著親切的笑容。我的快樂海博出租車之旅,由此拉開帷幕。
  >
  暖男專車
  卞師傅格言:“一部小車一個家,待客親如一家人。”
  第一次坐卞師傅車的乘客,一定和我一樣,會驚喜地發現這輛車實在太貼心、太可愛了,不僅干凈蹭亮,沒有一絲煙味,還“別有天地”。后排的角落,墜著柔軟的兒童玩具;副駕駛座前方和后面的椅背上,掛著三個小布袋,分別整齊地裝著便簽紙、零食和環保垃圾袋。兩側門上的置物隔層里還有礦泉水、紙巾、雨傘、雨披、絲襪、小餅干、小面包、退熱貼片、風油精、曲別針、上海地圖、地鐵換成指南、紅包袋、充電器……當你瞪大眼睛好奇地望著這一切的時候,卞師傅會輕輕提示:“您好,車內物品請自取哦,不收費!”讓人心里頓時暖洋洋的。
  后來通過和卞師傅聊天,才知道了更多的細節。比如:棒棒糖是供給低血糖的客人應急的;話梅是給暈車的乘客的;小餅干和小面包是給早上趕路的沒有來得及吃早飯的乘客準備的,并且都是真空包裝以保證新鮮。客人口渴了,車上有整箱礦泉水,隨時免費取用。
  卞師傅告訴我,車內種種貼心的小物品,在很多時候,解了乘客的燃眉之急,他的“小車之家”非常樂意為每一位乘客盡上一份溫暖的心意。
  卞師傅的“待客之道”可不限于此。隨著上海社會的總體老齡化,他的老年乘客們也多了起來,特別是年過七八旬的老人,不會使用打車軟件叫車,能揚招上一輛出租車,實在不容易。所以他堅持“二從不,三盡力”:從不嫌麻煩、從不拒絕任何一位乘客(特別是老年乘客和身體不方便的乘客),盡力提供方便、盡力攙扶老年朋友上下車、盡力送老年朋友到家門口。
  有位90多歲的老先生,祖籍上海,旅居香港,落葉歸根,每年都會獨自坐飛機回來看看家鄉。卞師傅與機場工作人員密切配合,提供“手攙手”服務,把接機工作做到位,讓老人家踏踏實實回到家。老人親切地稱呼他“我的上海小阿弟”。
  >
  服務不分車內車外
  卞師傅格言:“雨天為客送一程,路人有難幫一把。”
  “即使不是我的乘客,別人有難,我也要幫。”這是卞師傅告訴我的一句話。2010年,他無意中得知一位小女孩,家庭困難,父母雙殘,一直沒有實現去上海動物園逛逛的心愿。卞師傅特意挑了八月一日建軍節這一天,登門接上她。為了呵護女孩敏感的心靈,還請了卞阿姨和小卞陪伴,其樂融融地逛了一天動物園。用實際行動鼓勵小女孩,期望她勇敢地追尋自己的夢想。
  一把雨傘,一個深深的鞠躬,讓卞軍感到助人的快樂。他說:“那是一個暴雨的傍晚,我經過上海科技館,遠遠望見一對母子在雨中頂著兩本書奔跑。我找地方掉頭,給他們送了一把傘,一件雨披,轉身就走了。通過后視鏡,我才注意到這是一位日本女士,風雨中,她用傳統的日式鞠躬禮,和我道謝。”
  現在的卞師傅,為了方便與外籍乘客溝通,空余時間還在自學英語。上海進一步國際化了,外籍乘客也越來越多,他們由于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常常無法清晰表述他們的目的地。但只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設身處地的理解,一定能夠將他們送達。
  有一次,一對法國夫婦由于拿錯了目的地卡片,一臉迷茫。在出租車翻譯熱線的幫助下,師傅帶著他倆,幾經周折,終于到達。下車時,他堅決沒有收一分錢。法國夫婦感動得豎起了大拇指。“我知道,我代表的是上海市出租車行業,我要送給外國客人一張城市名片——‘海納百川’,再加上一句‘歡迎光臨’!”這是卞軍的心聲。
  >
  設身處地為大家
  卞師傅格言:“把客人的需求當作自己的需求。”
  卞軍師傅告訴我,形形色色的乘客都是他的“上帝”。有時候,他也會遇上要求比較高的“上帝”,但只要堅持“把客人的需求當作自己的需求”,要求再高的乘客,師傅也有信心服務好。比如,有的客人一上車就會多次檢查計價器,擔心“做了手腳”;還有的客人,可能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有些小情緒。遇到這樣的乘客,卞師傅總會以更高的服務標準來要求自己,堅持“海博出租”的品牌服務精神,最后,這些客人也總是能滿意而歸。
  只要是去上海的機場接機,卞師傅通常都都會提前半小時在到達大廳等候。多年的經驗,已經煉就了他的“火眼金睛”,誰需要幫忙,一瞧就知道。搭乘國際航班到達上海的旅客,很多都沒有國內手機,要聯系國內的家人和朋友,非常不方便。這時候,卞師傅總會主動上前詢問,慷慨地把自己的手機借給他們。卞師傅說:“將心比心,誰都有需要幫忙的時候。”
  >
  快樂與愛心同時在傳遞
  乘坐卞師傅的小車,還能看到不同地區的特產、糖果和飲料。一問才知道,有不少乘客為師傅助人為樂的精神所感動,自發地將愛心留在了“小車之家”,供下一批乘客使用。卞師傅甚至還收到過結婚喜帖。原來好幾年前,有對小情侶吵架了,坐上了卞師傅的車。師傅放著輕柔的音樂為他們開解調停。一提到這件事,卞師傅就開心地說:“他們現在都有小寶寶啦。”
  卞師傅說:“這些都是小事”。他還說,“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任何不講理的乘客。我只怕自己服務得還不夠用心。”
  雖然我是一名普通的上海市民,也并非從事服務窗口行業,但卞軍師傅“快樂服務的精神”和他的“海博小車之家”,卻每每令我感動,也激勵著我,在本職崗位上不斷進取,做到最好。我相信,愛心是可以感人的,也是可以傳遞的。
  (作者:世界華人企業家雜志社)

責任編輯:畢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