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觀念 新目標 推進行業科學發展
2016-02-23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
打印 字號:
T|
T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成立20多年來,歷屆理事會在交通運輸部和民政部的領導和管理下,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已成為道路運輸行業最具影響力的協會。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在楊利民會長的領導下,協會開拓進取、創新發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2013年協會被民政部評為5A級全國性行業協會,這是行業協會界的最高榮譽,也是公路、水路交通運輸領域內唯一獲此殊榮的協會。這充分說明,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很好地履行了協會職能,贏得了政府部門的高度肯定,得到了行業的一致認可和企業的衷心擁護。
>
充分肯定四屆理事會 取得的成績
協會始終服務運輸中心工作。中國道路運輸協會根據國家對社會組織“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工作要求,堅持“雙向服務”宗旨,按照“舉行業之力、辦行業之事”的思路,始終服務部運輸中心工作,推進重點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圍繞客運行業轉型升級,向部提出了組織會員企業建立長途客運接駁運輸聯盟的建議,并牽頭成立“長途客運接駁運輸聯盟”,有效地推動了長途客運安全和服務質量提升;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向海關總署報告了《我國加入并實施TIR公約工作方案》,組織策劃了中蒙俄直達示范車隊項目,推動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組織開展了中國貨運綠色管理、綠色技術、綠色駕駛“三綠行動”,推動運輸行業節能減排,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協會始終服務運輸行業發展。協會立足行業發展、立足行業需要,組織開展道路運輸企業等級評定,建立重點道路運輸企業聯系制度和道路旅客運輸經濟運行動態監測機制,開展全國道路運輸百強誠信企業創建活動,搭建了政府、企業、協會溝通交流平臺,提升了行業集中度,引導了企業集約化發展,促進了道路運輸行業轉型升級,為道路運輸行業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發揮了推進器和潤滑劑作用。
協會始終服務會員企業。至2014年底,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直接發展全國二級以上大型道路客貨運輸企業和省、地市級道路運輸行業協會為主的團體會員1200多家,業務工作范圍拓展至全國350多萬家運輸企業、3000多萬從業人員。協會秉承服務會員企業的理念,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推行了一系列服務會員企業的工作和舉措,真正成為了會員企業的堅強依靠。向政府部門提交減免道路運輸站場稅費建議,并推動了此項政策落地,2013~2015年間僅道路客運站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一項,就為會員企業節約成本15億元。在今年的出租汽車行業改革過程中,協會積極反映出租汽車企業的呼聲,通過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并向管理部門建言獻策。同時還向政府部門反映集裝箱運輸車輛通行與運營、營改增試點、油運價格聯動機制等問題,并推動這些問題逐步予以解決。
>
緊盯新目標新任務 主動服務中心工作
剛剛結束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我們要按照黨中央的部署,全面把握新的目標要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地做好運輸服務工作,確保適度超前發展,更好地服務和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部已編制了《綜合運輸服務“十三五”發展規劃》,同時初步擬定了2016年運輸服務工作計劃。希望新一屆協會,緊緊圍繞部提出的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主動作為、服務大局,積極配合做好各項工作,助推運輸服務工作開創新局面。
大力推進運輸服務重點領域深化改革。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這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經濟規律、社會規律、自然規律作用的客觀體現,意味著經濟增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舉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運輸服務行業要根據新常態下呈現出的新需要、新挑戰、新特點,大力推進運輸服務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全面推動運輸服務行業轉型升級。推進道路客運行業改革,建立新型的客運線路資源配置機制,擴大道路客運企業經營自主權,促進道路客運行業轉型發展。逐步減少超長距離客運班線,有序推進長途客運接駁運輸發展,穩步擴大接駁運輸試點范圍;推進道路貨運行業監管模式改革,探索建立道路貨運經營分類監管機制,監管重點向危險品運輸、長途干線運輸傾斜,促進形成經營者安全運輸、守法經營的良好機制;推進出租汽車行業改革,以“互聯網 ”行動計劃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樹立法治思維,以人為本,改革創新,分類管理,循序漸進,通過“增量帶動存量改革、細分市場提升運輸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出行需求,確保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推進汽車維修行業改革,貫徹交通運輸部等10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發展連鎖經營,鼓勵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維修,提升汽車維修服務水平;推進機動車駕駛培訓制度改革,建立開放有序、公平競爭、服務優質、管理規范的駕駛培訓市場體系。
大力推進綜合運輸服務體系建設。道路運輸是綜合運輸體系中承擔運量最大、覆蓋范圍最廣、通達程度最高的運輸方式。要充分發揮道路運輸“門到門、廣覆蓋”的比較優勢和“機動靈活、適應性強”的銜接優勢,有效促進各種運輸模式創新,推進各種運輸資源整合,推動各種運輸方式各定其位、各盡其能、各得其所、統籌融合、協同發展。推動建立綜合運輸服務協調機制,貫徹落實《綜合運輸服務“十三五”發展規劃》,確保規劃任務逐條逐項落地實施;要統籌做好春運等運輸組織保障工作,加強不同運輸方式統籌協調,推動各種運輸方式深度融合,充分發揮綜合運輸服務體系整體效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出行新需求、新期待;組織開展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和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建設,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不斷提升物流運行效率和綜合運輸服務能力。
大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和部實施意見,推動出臺城市公交用地綜合開發的指導意見,研究建立政府購買城市公交服務制度和城市公交票制票價規則,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貫徹落實《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發展綱要》,深入推進公交都市創建活動,繼續開展城市公交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在今年實現20個以上城市互聯互通的基礎上,穩步擴大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三省、長江經濟帶中游城市群等重點區域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范圍;推進道路客運聯網售票,指導各省加快道路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建設,率先實現京津冀道路客運售票系統聯網運行,鼓勵各省份開展跨省聯網售票工作;統籌城鄉客運發展,組織開展城鄉交通一體化工程,提升城鄉交通一體化水平,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